杨玉良,高分子科学家 1952年11月14日生于浙江海盐。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86~1988年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复旦大学教授,连续两次“973”项目——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聚烯烃的多重结构及其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将分子轨道图形理论中的唐-江定理推广到研究具有复杂拓扑结构和共聚物结构高分子链构象统计与粘弹性问题,建立了高分子链的静态和动态行为的图形理论采用射频脉冲与转子同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研究高分子固体结构、取向和分子运动间相关性的三项新的实验研究方法,迄今,该方法仍是获得高分子固体材料内部的链结构、凝聚态结构及动力学的信息及其相关性的唯一磁共振实验方法。采用自洽场理论和时间依赖的Ginzburg-Landau方程方法解决了高分子共混体系、嵌段共聚高分子、液晶和囊泡等软物质的斑图生成、斑图选择及其临界动力学领域的众多问题。创立了模拟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及其动力学的Monte Carlo方法。发展了高分子薄膜拉伸流动的稳定性理论,并藉此解决了双轴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生产中长期困扰的破膜问题,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第二完成单位)等。
人物履历
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并留校工作。
1984年,在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获博士学位,并荣获中国化学会首届青年化学奖。
1986年,留 邦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成为国际著名学者Spiess教授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的博士后。
1988年,回到复旦大学工作。
1993年,晋升教授。
1993年以后,历任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分子科学系首任系主任、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1999年,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一批特聘教授。
1999年,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200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连续两次任国家“973”计划首席专家,
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
2008年,又被聘为国家“863”计划首席专家。
2009年1月14日,任复旦大学校长。
2014年10月24日,不再担任复旦大学校长职务。
现为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
杨玉良相关复旦大学校长
相关院校:
复旦大学
同年(公元1952年)出生的名人:杨焕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温州乐清市 王梓坤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 叶嘉安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 沈保根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嘉兴平湖 郑南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陕西省西安 + 更多公元1952年出生的名人》
杨姓名人堂杨澄中 (1913~1987) 著名实验核物理学家。 江苏省常州武进人 杨尚武 (1907~1944) 抗日英烈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人 杨喜 河南省南阳市人 杨道圆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人 杨文定 (?~1856) 安徽省滁州定远人 杨振昆 云南省昆明东川区人 杨于果 甘肃省天水秦安县人 杨木贵 (1901~1940) 河南省南阳市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物介绍茅以升 (1896~1989) 中国科学院院士,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竺可桢 (1890~1974) 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苏步青 (1902~200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 陈景润 (1933~1996)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梁思成 (1901~1972) 梁启超长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 李四光 (1889~1971)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 童第周 (1902~1979) 著名实验胚胎学家 梁思礼 (1924~2016) 梁启超第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人物介绍徐悲鸿 (1895~1953)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竺可桢 (1890~1974) 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苏步青 (1902~200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 陈寅恪 (1890~1969) 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严复 (1854~1921) 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童第周 (1902~1979) 著名实验胚胎学家 马相伯 (1840~1939) 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 范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海盐更多人物
毕平非 (1915~1988) 李洪 宋朝词人 富士英 (1880~1926) 张龙驹 (1919~1947) 朱希祖 (1879~1944) 著名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 顾传训 (1935~2010) 周玲荪 (1893~1950) 冯玲 (1919~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