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赵袭字元嗣,长安(今西安)人。为敦煌太守,与罗晖并以能草见重关西。人巧自与,众颇惑之.与张芝友善.
赵袭是当时的书法名家,擅长章草。卫恒《四体书势》说:“罗叔景、赵元嗣者,与张芝同时,见称于西州。”“赵袭,字元嗣,东汉京兆长陵人,曾任敦煌太守,二人齐名,同工章草。”
在敦煌一带,由于名士们的云集,也产生了一大批草书名家,像赵袭、罗晖、张越等人,唐张怀瓘《书断》云:“赵袭,字元嗣,京兆长安人,为敦煌太守,与罗晖并以能草见重关西,而矜巧自与,众颇惑之,与张芝素相亲善……敦煌有张越,仕至梁州剌史,亦善草书”。这些有一定地位的地方官吏和草书名家,都是张芝交往和学习交流草书的对象。
赵袭轶事
甘肃天水有两个读书人梁孔达(名宣)、姜孟颖(名诩),都是当代的硕彦贤哲,然而他们仰慕张芝的草书却超过了对孔子、颜渊的仰慕。梁孔达写信给姜孟颖时,都还口里诵念著张芝的文章,手里效法著张芝的书法,毫无倦怠。於是许多有志向学的晚辈竞相仰慕这两位贤者,就连郡太守都命令他们背离常道,趋向流俗。这不是弘扬儒道、振兴风俗的作法;又想到当日罗晖、赵袭曾经受到张芝的讥笑、贬低(张芝〈与太仆朱赐书〉曾自谓:“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因此特地为大家说明草书的来源始末,以此来安慰罗晖、赵袭,停息梁孔达、姜孟颖所带起来的不良风气。我私下曾观览过张有道(芝)写给朱使君(赐)的信,信上说“正气可以化除-,人若自身没有疏失,则妖妄-的事情是不会自己发作的。”这真可以说是笃信正道,抱持真性,知晓天命,乐天行理的人了。至於他褒扬杜度(本名操,字伯度,光武至和帝时人,魏时因避曹操名讳而改)、崔瑗(明帝至灵帝时人,字子王,亦章草名家,为今草启蒙者之一),贬低罗晖、赵袭,欣然自得,自以为善,这岂不近於夸耀自己,猜忌别人、看轻他人,贵重自己的情况了吗。
汉代书法家杜操、贾鲂、王溥、赵袭、张超、师宜官、梁鹄、张昶、毛弘、蔡琰、左伯等均各有擅长和影响,亦有碑帖传世。
赵袭相关中国著名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