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存

 百家姓大全   2023-01-28 01:24     0 条评论
摘要:

义存,俗姓曾,唐长庆二年(822年)生于福建泉州南安涧埕村一个世代信奉佛教的家庭。他自幼养成对佛教崇敬而亲切的感情,9岁时就要求出家,父母不允。12岁随父游莆田玉涧寺,遂留寺不回,礼寺僧庆玄和尚为师,随侍五年,17岁落发为僧

  义存,俗姓曾,唐长庆二年(822年)生于福建泉州南安涧埕村一个世代信奉佛教的家庭。他自幼养成对佛教崇敬而亲切的感情,9岁时就要求出家,父母不允。12岁随父游莆田玉涧寺,遂留寺不回,礼寺僧庆玄和尚为师,随侍五年,17岁落发为僧,改名义存。

  义存禅师生平

  出家

  会昌五年(845年),武宗降旨“毁佛教,复僧尼为民。”义存被迫还俗,但他奉佛的信仰毫不动摇。不久,他来到今福州北峰芙蓉山晋见弘照法师,被收留为弟子。

  受业清鉴禅师

  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禁令废除,恢复佛教活动。次年,义存北游吴、楚、梁、宋、燕、秦等地(今浙江、江苏、湖北、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大中三年,28岁的义存在幽州(今北京市境)受具足戒。大中七年,再次出游江南各地名山大刹,受法于湖南武陵德山寺清鉴禅师。

  赐号“真觉大师”

  咸通七年(866年),义存回闽,居于今福州郊区芙蓉山石室。咸通十一年,门友行实和尚促其出山,同到象骨峰(今闽侯雪峰)结庵建院,先创庵于柽洋映凉台之北。在里人及官府资助下,咸通十二年(871年),至乾符二年(875年)建成当时闽中规模最大的寺院,时遇应天节,唐僖宗赐额“应天雪峰禅院”。中和二年(882年),赐号“真觉大师”,御赐紫袈裟。

  上继行思,下开二宗

  义存在雪峰,一面筹资建寺,一面弘宗演教,“四方衲子云集,至无容所,僧众盛时多达1500余人。门下高僧辈出,分为54支,其中云门宗创始人文偃(匡真禅师)是义存的嫡传弟子。法眼宗的创始人文益(净觉禅师)是他的三传弟子。这两宗的佛教徒都尊雪峰为“祖庭”。他们分别成为晚唐五代禅宗中的五宗之一。此外,福州玄沙院的开山祖师备、福州怡山长庆寺的中兴祖师慧棱、福州鼓山涌泉寺开山祖神晏、越州(今浙江绍兴)洞岩寺的可休,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的智孚等皆出于义存门下,后来他们各自拥徒说法,成为一方开山之祖。

  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境内兵连祸结,战云密布,山居不可宁处,义存再游吴越,转至浙江四明山避乱。

  王审知入闽后,安定社会秩序,建立地方政权,奉行崇佛政策,于乾宁元年(894年)迎回义存,大加礼遇,还时常迎请义存住进节度使府,为僚属官将谈经说法。同时,王氏政权资助义存将寺迁至陈洋(即今寺址)。

  经过义存多年努力,境内佛教大行。

  五月圆寂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五月初二日,义存示寂,世寿87岁,僧腊59年,闽王遣子王延禀主祭,埋骨难提塔。著有《雪峰清规》、《雪峰语录》等传世。

  义存相关义存祖师墓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人物关系:学生:文偃 (864~949)

  同年(公元822年)出生的名人:邓璠 (822~893)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同年(公元908年)去世的名人:符道昭 (?~908) 唐末梁初军事将领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舒贺 (?~908) 晚唐著名将领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 师备 (835~908) 五代十国高僧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李克宁 (?~908) 李克用幼弟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 杨渥 (886~908) 南吴君主 安徽省合肥长丰县 李克用 (856~908) 五代枭雄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 + 更多公元908年去世的名人》

  曾姓名人堂曾天宇 (1896~1928) 江西革命三杰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人 曾觌 (1109~1180) 宋朝词人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 曾昭慈 (1907~1997)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人 曾飞 (1914~1943)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 曾黎 湖北省荆州沙市人 曾广轼 (1883~1950)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人 曾海云 (1916~1996)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 曾了若 (1900~1948)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人

  南安市更多人物

  黄周规 (1910~1983) 黄奕住 (1868~1945) 黄华秀 (1559~1597) 李龙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黄怡瓶 (1887~1957) 陈佩玉 (1899~1940) 陈国辉 (1897~1932) 林谋盛 (1909~1944)

本文地址:http://baijiaxing.yiriyitiao.cn/137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百家姓大全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