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汉民,著名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家及教育家,留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校长(1991年4月-1995年6月),国家高技术(863)新材料领域第一届首席科学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
曾汉民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新型高抗冲击强度塑料,满足军工和民用急需,建立中国第一个橡胶接枝共聚—共混增韧塑料中间试验基地,提出接枝共聚反应的凝胶效应和接枝大分子界面增容及其增韧机理。70年代后期以来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高性能聚合物的共混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高聚物的大分子反应、接枝共聚及其功能化、高效吸附分离功能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等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研制成功多种新材料应用于军工和民用。
历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和顾问。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CC-IUMRS)委员,广东复合材料学会第一、二、三届和荣誉理事长,四川大学“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军需科技发展特邀顾问,国家教委材料科学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材料学科评审组成员。广东省政府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顾问,香港塑胶科技中心顾问,香港-奖金委员会委员,亚洲科技转让协会顾问,香港城市大学顾问,香港科技咨讯中心首席科学顾问,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兼职教授,中科院固体物理所兼职研究员,《离子交换与吸附》编委会副主任,《高分子学报》、《材料研究学报》等十多种学术刊物的编委,顾问,孙中山基金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中心中国专家决策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专家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个人履历教育经历1933年10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县。
1951.9-1955.7广州中山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
1955.8-1956.10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
1956.11-1957.12苏联莫斯科门捷列耶夫化工学院研究生。
1958.1-1960.12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Ph.D)学位。
学术经历1961.1-1962.12二机部北京第五研究所任科研组长。
1963.1-1978中山大学化学系任教员、科研组长、副教授。
1978-1985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副教授,教授,副所长兼研究室主任。
1986.7-现在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博士生导师。
1983.12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专家顾问。
1987.2-1991.5国家高技术新材料领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1991.4-1995.7中山大学校长兼校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主任。
1985.5-2001.2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
1995.8-现在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曾汉民相关中山大学校长(1991年4月至1995年6月)
相关院校:
四川大学
同年(公元1933年)出生的名人:刘道玉 著名教育家、化学家、社会活动家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 蒋仲乐 江苏省无锡宜兴 邵华泽 浙江省杭州淳安 张丁华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刘忠德 (1933~2012) 吉林省通化集安市 + 更多公元1933年出生的名人》
曾姓名人堂曾稳 (1894~1958)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人 曾苏元 (1896~1960)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人 曾敬凡 (1915~1989)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人 曾纡 (1073~1135) 宋朝词人,南丰七曾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人 曾宪邦 (1903~1937)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人 曾呈奎 (1909~2005) 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人 曾玙 四川省泸州市人 曾宪林 (1932~1996)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人 四川大学人物介绍朱德 (1886~1976) 十大元帅,共和国36位军事家 巴金 (1904~2005) 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张澜 (1872~1955) 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 叶圣陶 (1894~1988) 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童第周 (1902~1979) 著名实验胚胎学家 恽代英 (1895~1931)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郭沫若 (1892~1978) 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魏时珍 (1895~1992) 四川第一位数学博士
揭阳市更多人物
张启南 (1897~1983) 蔡陈升 (1923~1981) 马兴田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禄 (1335~1367) 陈德璋 (1940~2010) 张树春 (1910~1952) 吴佐熙 (1846~1929) 林美城 (1914~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