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寿华 (1922—2001) 男,鼓师。中共党员。 浙江省绍兴人。出身于艺人世家,13岁拜师学艺,为绍兴大班演员。1940年到上海,拜林宝庆(又名大锣阿二)为师,改学越剧打鼓。先后加入刘金招剧团、邢月芳剧团、丹桂剧团、雪声剧团、东山越艺社、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后转上海越剧院)任乐队鼓板。曾先后在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上海越剧院学馆及80年代初成立的上海市各区越剧团培训班兼课,教授越剧乐队伴奏技能。1983年退休。在近50年的越剧乐队伴奏生涯中,参加过百余部大戏的演出。如上海越剧院的优秀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孔雀东南飞》、《劈山救母》、《情探》等。此外,还执鼓灌制了几十种越剧唱片和录音带,参加了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三看御妹刘金定》、《烽火姻缘》、《舞台姐妹》等片的鼓板配乐工作。对越剧锣鼓点、板式、板腔作了革新尝试和挖掘整理,将徽班、乱弹、调腔、嵊绍民间锣鼓有机地糅合起来,形成了有比较完整内容的、有别于其他剧种的、又富有自身表现力的越剧鼓板技艺。而他整理编写的《越剧常用锣鼓经》、《越剧过门及唱腔伴奏》、《越剧常用板式分类》等十余篇论文及教材,分别为上海越剧院学馆、上海市戏曲学校等艺术教育单位所采用。其中《越剧锣鼓的分类及应用》成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的撰稿资料。
同年(公元1922年)出生的名人:史翠贞 浙江省绍兴嵊州 钱鑫培 浙江省绍兴嵊州 韩义 江苏省苏州 成容 浙江省宁波 支兰芳 (1922~1942) 浙江省绍兴嵊州 + 更多公元192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1年)去世的名人:商芳臣 (1920~2001) 浙江省绍兴嵊州 钱秀玲 (1919~2001) 浙江省绍兴嵊州 周一良 (1913~2001) 著名历史学家 安徽省池州东至县 欧远方 (1922~2001) 安徽省蚌埠五河县 石明之 (1914~2001) 安徽省安庆太湖县 董洪国 (1910~2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 更多公元2001年去世的名人》
胡姓名人堂胡荣 (1906~1941)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人 胡有猷 (1912~1949) 贵州省遵义凤冈县人 胡期恒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人 胡梦贞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人 胡肇汉 (1906~1950)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人 胡晓琴 (1918~2012) 山西省太原市人 胡旭晟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人 胡朴安 (1878~1947) 国学大师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人
绍兴更多人物
孙树棻 陈洪绶 (1598~1652) 明朝画家 宋度宗赵禥 (1240~1274) 南宋第六位皇帝 姚振宗 (1842~1906) 黄湘娟 徐白民 (1895~1963) 吴小楼 (1926~1998) 孔稚珪 (44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