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维承(1604—1670),字益君,号明山。义乌佛堂燕里村人。他第一个从福建引种糖蔗,研制红糖成功,从而成为义乌人种糖蔗、制红糖的始祖。
由苦想甜
南出稠城10公里,义乌江与南江汇合处,有一个大树环抱、草木葱笼的小山丘,在背后高大的石牛山衬托下,极象一个屋檐下的小燕窝。明成化十年(1474),贾文泰携妻带子,迁来定居,取名为燕里村。
万历三十二年(1604)九月初五,燕里村第五代孙贾维承呱呱堕地。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三。有一年,他父亲贾一朋的背上生了一个毒痈,久治不愈。一位郎中说非得要用一味叫八角金盆的深山草药调治不可。贾维承就毫不犹豫地背起锄头,进山采掘。一不小心,被一根滕蔓绊倒,树桩戳破了他的0,顿时鲜血淋漓。他柱着树枝当拐杖回家,顾不上自己的疼痛,马上为父亲煎药。药汤喂给父亲喝前,他总是先用舌尖试一试凉热,苦涩的药味,使他直打寒颤。在他的精心调理下,父亲的病日渐好转。可是,贾维承自己0上的创伤,由于没有及时包扎,越烂越凶。父亲又给他买药、煎药,一碗碗苦得难咽的药汤,虽然治愈了贾维承的创伤,但在尝够了苦药味的贾维承的心中,却萌生了对甜味的强烈渴望。
闽南寻蔗
燕里村边的江滩上,长着一种叫野糖梗的小草。这种小草的嫩杆,放到嘴里咀嚼,有一点点甜味。在贾维承喝苦药汤治伤的日子里,他家里人常到野外拔一些来,给贾维承嚼嚼消除苦昧。
贾维承是一个好木匠。有一次,他到洋滩市里修水车,作坊就设在洋滩市(今江东镇洋滩村)街上。洋滩市商贾云集,贾维承饭后休息时,习惯地拿出几根路上采来的野糖梗,放在嘴里咀嚼起来。这一举动,被一个外地客商看见了,好奇地向贾维承要了几根,放到嘴里咀嚼,可是他却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而贾维承却说很甜。客商惊奇地说:“你们这种草杆怎能与我们那边的糖蔗相比呢?”客商还说他们那边的糖蔗,怎么粗,怎么长,咬上一口,满口清香。将糖蔗榨出的糖水加以煎熬,还可以做成一年四季可以吃的糖。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贾维承连忙问他老家哪里。这位客商毫不在意的告诉贾维承,他是闽越(今福建省)人。
闽越客商的话,像磁铁一样,吸引贾维承要到闽越去看个究竟。怎样才能去闽越学习种植糖蔗与制作食糖的技术,成了贾维承日思夜想的问题。
经过了多天的筹划与准备,清顺治二年(1645),年届不惑的贾维承,突然在他家的门口,贴出了“思婺温带地,去得利回归”的门联。乡亲们好奇的问贾维承这门联里写的是什么意思?维承对大家说:“我想我们婺州地区,气候温湿宜人,土地疏松肥沃,我想去一趟闽越,学一套种蔗制糖的技术回来,开创一番新的事业。”贾维承这番话,对燕里乡亲来说,何尝领会。贾维承的妻子金氏知道丈夫要出远门,为丈夫准备了几套换洗衣服,问:“你这一去要多少时间才能回来?”贾维承说:“学到种蔗制糖的本领就回来。”还叮咛妻子好好服侍父母,带好孩子。
在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他告别了父母和妻子儿女,背着木匠工具,带了包裹,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燕里村。
义乌到闽越,崇山峻岭,千里迢迢。贾维承凭着他的木匠手艺,经过了几个月的跋山涉水,仲秋季节终于来到闽南,找到梦寐以求的地方,看到杆形似竹、叶形如剑的蔗海。贾维承在一个村子里住了下来,以给人家做木匠活过日子。时到立冬,村子里开始收获糖蔗,榨汁制糖,贾维承见他们缺少劳力,就主动去帮助收获糖蔗和榨糖,又到糖灶边烧火、捞渣,非常勤快。
快到大年三十了,家家户户忙着清洗海鲜,准备过年。村里有位老族长,见贾维承还没有回家过年,奇怪地问其原因。一向诚实的贾维承,毫无顾忌地说明了自己千里寻糖的来意。万万没想到闽南种蔗制糖的技术,传子不传女,更不传教给外人。老族长立刻把贾维承赶出了村。贾维承在村外的一个破庙里,度过他来闽越后的第一个年三十夜。
入赘学技
知道贾维承被老族长赶出村的消息后,尽管村民都遵守村规民约,但还是有人偷偷地给贾维承送来吃的。大家认为这个木匠手艺好,做事勤快,纷纷向老族长求情,请求老族长把他留下来给村里人做木匠活。由于说情的人多,老族长答应今后只许贾维承给村民干木匠活,不准帮助种糖蔗和榨糖。
贾维承又回到种糖蔗的村里。
该村有位寡妇王氏,与六十多岁的公公相依为命。寡妇因公公体弱多病,需人照顾而不愿离开。公公也体贴媳妇,想找个合适的男人入赘,以解决家中生计。村里人见她贤德,也有把她留下来的想法。热心的人就为她和贾维承说起媒来了。贾维承是有妻子儿女的,他为了学好种糖蔗制糖的技术,只得违心地答应了这门亲事,与王氏、老公公三人组成一个家庭。从此,村里的老族长也不再把他当作外人看待了。
贾维承与当地的糖农长年在一起春播秋收,终于掌握了植蔗制糖的每一道生产环节的技术。后来他与王氏生下了一个女儿,一家三代,日子倒也过得和睦。其实,有谁知道,贾维承每时每刻都在挂念着怎样把自己已经学到的种蔗制糖技术,带到燕里村去。
斗转星移,贾维承与王氏所生的女儿都快十岁了。在这一年糖蔗收获季节来临之前,村里又一次邀请贾维承去修理木制榨糖车。他想,光学会种蔗制糖技术,不能制作木榨糖车,回去还是不能把糖蔗榨汁熬糖。于是他把榨糖车的结构画在肚兜上,并将榨糖车进行了修改,结果转动轻了,饲糖蔗也方便多了,工效大大提高,受到了当地糖农们的一致称赞。
顺治十八年(1661)冬,王氏的公公病逝,使贾维承想起了燕里村老家的父母妻儿。尽管当时他与王氏及女儿已难分难舍,但他没有忘记远来闽越的初衷。如今种蔗、榨汁、熬糖和制作木质榨糖车的技术都已完全掌握,若再不回去,势必老死他乡,一切想法都成泡影,于是他做好了回燕里村的准备。这一年,他偷偷地选择了几根粗壮的糖蔗埋在蔗种堆的旁边。制糖结束后,他乘去出售新糖的时候,把它挖出来用油纸包好,藏在雨伞里。售完红糖,将箩筐托同伴带回王氏家里,自己借口去联系木匠活,带上藏有糖蔗的雨伞,踏上回燕里村的归程。
燕里出糖
归心似箭,贾维承赶在腊月三十前,回到了阔别了15年的燕里村。妻子原先的一头黑发现已增添了稀疏的银丝,儿女们均已长大成人,父母因望子心切,忧思成疾已于前几年先后去世。目睹这一情景,贾维承深感他闽越之行所付出代价的沉重。他手捧从闽越带回来的一包红糖,在父母灵前长跪不起。他是多么想让父母能够等着他回来,亲口尝一尝这用糖蔗制成的红糖的甜味啊!
乡亲们听说失踪了多年的贾维承回来了,都来问长问短。贾维承双手捧着那包红糖,请乡亲们品尝。又从雨伞里取出用油纸包着的糖蔗种,一五一十地向燕里乡亲们介绍糖蔗如何育苗、栽种、管理、收获、制糖的过程。乡亲们听了个个都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第二年开春,贾维承就将带回来的糖蔗种精心地进行育苗,移苗培土,灌水抗旱,入冬收获。头年收获的糖蔗,全部埋种,下年春季育苗时,才把切下来的糖梗节,每户几节,分给大家尝尝新。由于维承的精心管理,糖蔗获得了大丰收。维承在留足了下年的糖蔗种后,将多余的糖蔗,放在石臼里捣汁,再把糖蔗水放人家中锅灶里煎熬。尽管工艺过于简单,煎熬出来的糖又黑又硬,但是,燕里村的人们还是欢呼雀跃:“燕里出红糖罗!”
第三年,贾维承扩大了糖蔗的种植面积,并亲自动手做成了第一台牛拉木榨糖车。在兄弟叔伯们的帮助下,制糖获得了成功。燕里村,成了义乌红糖的发祥地。
新出产的燕里村红糖,繁荣了洋滩市场。洋滩是个水陆码头,交通便利,很快就被贩销到金华、兰溪等邻县市场上。义乌各地农友们都纷纷来到燕里村,向贾维承求教种蔗制糖的技术。贾维承则毫无保留地传教给他们,燕里村一时成了义乌农民寻求种蔗制糖的“福地”。经过摸索,贾维承还试制成功了用红糖制作糯米糖、粟米糖、芝麻糖、花生糖。从此,在燕里村附近一带,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制作米糖来招待来客。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那时候,闽南还不会种芝麻和花生。贾维承又把种花生、芝麻的技术带到闽南去。临行,燕里的妻子金氏再三吩咐贾维承,把闽南的王氏母女俩一起接回来,免得她们在那边受寂寞之苦。到了下半年糖蔗收获季节,贾维承果然带了他在闽南所娶的王氏与女儿,带上了当时义乌还没有的西瓜种子,回到了燕里村。第二年,贾维承在义乌试种西瓜又获成功。
康熙九年(1670)十月十五日,正值收蔗榨糖的季节,67岁的贾维承,因积劳成疾去世,长眠于村南的一个小土坡上。此后,燕里村民称贾维承为糖公,在村西路口建了一座糖公庙。每年收蔗制糖开始,糖农都要来到庙前祭拜糖公,以求红糖丰收。如今糖公庙已不复存在,但糖公的故事仍流传于佛堂一带的民间。
主要参考资料:
《[嘉庆]义乌县志》,义乌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1997年10月
《义乌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
义乌《洋川贾氏宗谱》
义乌《洋川贾氏燕里村谱》
来源: 义乌市档案局
同年(公元1604年)出生的名人:卢綋 (1604~?)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 孙嘉绩 (1604~1646) 浙江省宁波慈溪 夏汝弼 (1604~1649) 石鼓书院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 来集之 (1604~1682) 浙江省杭州萧山 何斌 (1604~?)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 + 更多公元16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70年)去世的名人:僧格 (?~1670) 17世纪准噶尔部首领 内蒙古自治区 李玉 (1610~1670) 清初戏剧家 江苏省苏州 沈自籍 (1595~1670) 沈氏八龙 江苏省苏州吴江 祁豸佳 (1595~1670) 浙江省绍兴 高斗魁 (1623~1670)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 沈谦 (1620~1670) 浙江省杭州余杭 + 更多公元1670年去世的名人》
贾姓名人堂贾真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人 贾陶 (1909~197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辽宁省铁岭开原市人 贾子郁 (1901~1932)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人 贾桢 (1798~1874)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人 贾至 (718~772) 河南省洛阳市人 贾棱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人 贾世泉 北京市人 贾士珍 (1905~2005) 开国大校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人
义乌市更多人物
王进 丁乃刚 (1886~1946) 刘忠潮 王勇新 朱丹溪 (1281~1358)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 季慎水 王槐 (1099~1196) 冯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