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钊韬(1916~1987)
梁钊韬,字勉之,广东顺德人。早岁在广州读小学、中学,民国24年(1935)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抗日战争爆发后,转学到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就读,民国28年毕业。接着,考入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人类学部当硕士研究生。民国30年,学完了课程,获硕士学位。以后46年,主要时间均在中大任教。他讲授过的课程有:《中国通史》、《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原始社会史及人类学》、《社会学大纲》、《考古学通论》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他文章60余篇。
梁钊韬治学涉及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他在研究上,坚持田野考察、博览群书、力求创新,对问题的研究每有新的突破。抗日战争时期,他随中大西迁云南,复迁粤北。虽处于战乱,但却靠近少数民族地区。他深入少数民族村寨,或作人类学田野考察,或作民俗调查,取得了第一手材料。民国30年(1941),他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凡13万多字,研究了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巫师的种类、祭祀的仪式、占卜的类别,以及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信仰和风俗习惯等问题,是他早期的重要著作。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发展体系》是梁钊韬解放后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阐释人类早期文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他从地质学、生物学、解剖学、体质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角度,综合中外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材料,论述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变化的演进进程,论述了人类体质与文化同步进化发展的辩证关系。1958年夏,广东省曲江县马坝乡农民在马坝墟西南面的狮子山石灰岩洞穴挖磷肥,从堆积层中挖出一块残断的人类头骨化石及其他化石,请梁钊韬鉴定。他面对头骨化石碎片,用辩证唯物论从猿向人过渡的理论、丰富的人类学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第一个宏观鉴定为介于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之间的“属于猿人或古人阶段的人类头骨化石”。后经北京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南来复查,证实了梁钊韬鉴定的正确性。后又经科学技术准确测定为距今13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发现的最重要的人类化石,给华南原始社会提供了重要史料,在学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梁钊韬锐意复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于1948年创办,解放后停办),1981年任人类学系主任。复办前后,他从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领导和团结一批人类学者培养出一批新人,其中有我国第一位藏族博士格勒。1985年梁钊韬的《中国民族学概论》(合作)出版,获1984~1985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和中山大学优秀教材奖。1987年在广州病逝。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同年(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陶金 (1916~1986) 江苏省苏州 刘祥庆 (1916~1981)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 王恒 浙江省衢州衢江区 叶梅 (1916~1980) 湖北省武汉汉阳区 马步援 甘肃省临夏临夏县 + 更多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7年)去世的名人:孙孺 (1914~1987)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 司徒慧敏 (1910~1987)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 钟天心 (1903~1987)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陈丕扬 (1899~1987) 广西自治区梧州岑溪 安迪·沃霍尔 (1928~1987) 马光宗 (1903~1987) 甘肃省临夏广河县 + 更多公元1987年去世的名人》
梁姓名人堂梁步庭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 梁藻 梁金震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人 梁烈亚 (1892~1982) 广西自治区南宁江南区人 梁钢 上海市人 梁乃全 (1943~1979) 广西自治区百色田阳区人 梁浩相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人 梁鸿翥 (1842~191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 中山大学人物介绍许崇清 (1888~1969) 新教育学和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祁开仁 (1908~1991) 马骏 (1895~1928) 中国革命的先驱者 陈铁军 (1904~1928) 许广平 (1898~1968) 鲁迅的第二任妻子 林浩然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甄永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黄耀祥 (1916~2004) 中国工程院院士
顺德更多人物
欧大任 (1516~1596) 嘉靖广五子 冼光 潘雁湘 (1880~1954) 陈骥 (1890~1974) 岑国华 (1886~1942) 郑启谦 苏六朋 (1798~1861) 南粤先贤 郑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