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若尘(1903—1990),名公溥,一名工甫,丰顺县砂田镇南溪村黄岗坪人。
民国7年(1918)入县立一中读书。“五四”运动兴起时,一中学生闻风而动,成立 会,声援北京学生的正义行动。梁若尘积极参加 会组织的宣传查货队、巡回演讲团,到圩镇、街道向群众宣传“五四”运动,呼吁 和查禁日货。民国12年(1923),粱若尘从事新闻工作,历任汕头《潮商公报》、潮梅通讯社、汕头国民通讯社、《岭东日日新闻》、《红旗报》的记者、总、社长、经理。民国15年(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16年(1927)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后,梁若尘回家乡活动。同年9月,南昌起义军南来东江,潮梅特委负责人郭瘦真指派梁若尘赶往八乡山组织武装队伍迎接起义军。他到达汤坑后,接到国民党军队两个团在汤坑集结的情况,又火速赶到汕头向起义军报警。起义军在汤坑战役失利后,他经香港去广州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与党失去联系。12月,由香港去新加坡。后又辗转到泰国、印尼等地从事教育和新闻工作。民国27年(1938),梁若尘以《南洋商报》记者身份回国,在华东、华南等地采写抗战新闻。民国30年(1941)冬,梁若尘在韶关先后创办《时报》、《新报》、《明星报》,任总、社长。报纸遭国民党当局查封,粱若尘被捕入狱。后被组织营救出狱。民国34年7月,粱若尘接受中共广东省委负责人尹林平指示,在广州创办《晨报》,不久又被查封。民国35年(1946),梁若尘在香港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广九支部主任委员。先后任香港《愿望周刊》、新闻学院教务长、达德学院副教授、中国新闻通讯社社长等职。
民国38年(1949)3月,梁若尘参加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教导团。1949年10月后,历任广州市军管会文教接管处新闻组长、广州人民印刷厂总厂长、《联合报》管委会副主委兼经理,《广州日报》经理。1954年任民盟广州市委主委、市文化局副局长、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名誉馆长等。在1957年的反 斗争中,粱若尘遭到错误处理。“文革”中又迭受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梁若尘任广州市第七届、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候补委员、委员、参议委员,民盟广东省副主委、常委、顾问,民盟广州市委副主委、主委、名誉主委等职。积极参政议政,联络海内外人士,开展-工作,组织编写文史资料。
1990年8月19日在广州病逝,终年87岁。临终前嘱咐家属将积存的稿费、存款捐给家乡发展教育事业。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余森文 (1903~1992)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于毅夫 (1903~1982) 黑龙江绥化肇东市 黎萃拔 (1903~1965)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黄文蔚 (1903~1986)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 谭作舟 (1903~1928) 广东省阳江市 + 更多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0年)去世的名人:张棣昌 (1918~1990)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 陈淑英 (1893~1990) 广东省中山市 蓝造 (1917~199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刘特夫 (1910~1990) 山东省德州市 李秉政 (1920~1990) 山东省泰安市 林绍文 (1907~1990) 福建省漳州市 + 更多公元1990年去世的名人》
梁姓名人堂梁有昭 (1916~1980)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人 梁世昌 (1886~1979) 广西自治区贵港港北区人 梁若尘 (1903~1990)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人 梁斌 (1913~1996)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人 梁赞燊 (1874~1961)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人 梁婧娴 梁振英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 香港人 梁守义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人
丰顺县更多人物
朱师晦 (1907~1995) 寄生虫病和传染病专家 李国平 (1910~1996)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坚真 (1907~1992) 朱孟依 中国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 陈其铨 (1917~2003) 梁若尘 (1903~1990) 沈义 (1913~1998) 卓玉峰 (192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