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焘

 百家姓大全   2023-06-29 20:38     0 条评论
摘要:

张焘(1091~1165)字子公,饶州德兴人,秘阁修撰张根之子张焘像也。北宋时期政和八年(1118)进士第三人,尝为辟雍录、秘书省正字。靖康元年(1126),李纲为亲征行营使,辟焘入幕。纲贬,亲知坐累者十七人,焘亦贬。南宋时期建炎初

  张焘(1091~1165)字子公,饶州德兴人,秘阁修撰张根之子 张焘像也。

  北宋时期

  政和八年(1118)进士第三人,尝为辟雍录、秘书省正字。

  靖康元年(1126),李纲为亲征行营使,辟焘入幕。纲贬,亲知坐累者十七人,焘亦贬。

  南宋时期

  建炎初,起通判湖州。明受之变,贼矫诏俾焘抚谕江、浙,焘不受。上既复辟,诏求言。焘-略曰:“人主戡定祸乱,未有不本于至诚而能有济者。陛下践祚以来,号令之发未足以感人心,政事之施未足以慰人望,岂非在我之诚有未修乎?天下治乱,在君子小人用舍而已。小人之党日胜,则君子之类日退,将何以弭乱而图治?”又言措置江防非计,徒费民财、损官赋,不适于用。又言:“侍从、台谏观望意指,毛举细务,至国家大事,坐视不言。”又言:“巡幸所至,营缮困民,越栖会稽,似不如是。”

  绍兴二年(1132),吕颐浩荐,除司勋员外郎,迁起居舍人。言:“自古未有不知敌人之情而能胜者,愿诏大臣、诸将,厚爵赏,募可任用者往伺敌动静。既审知之,则战守进退,在我皆备,彼尚安得出不意犯吾行阙。”诏以付都督府及沿边诸帅。迁中书舍人。

  吕祉之抚谕淮西也,焘谓张浚曰:“祉书生,不更军旅,何可轻付。”浚不从,遂致郦琼之变。七年(1137),张滉特赐进士出身。滉,浚兄也,将母至行在,上引对而命之。焘言:“宣和以来,奸臣子弟滥得儒科。陛下方与浚图回大业,当以公道革前弊。今首赐滉第,何以塞公议?”上念浚功,欲慰其母心,乃命起居郎楼炤行下,炤又封还。著作郎兼起居舍人何抡曰:“贤良之子,宰相之兄,赐科第不为过。”乃与书行。焘不自安,与炤皆求去,不许,言者论之,以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

  明年,以兵部侍郎召,诏引对,上曰:“卿去止缘张滉。”焘曰:“臣苟有所见,不敢不言。如内侍王鉴,陛下所亲信,臣尚论列,岂有宰相亲兄自赐出身,公论不与。臣若不言,岂惟负陛下,亦负张浚。”上因问:“朕图治一纪,收效蔑然,其弊安在?”焘曰:“自昔有为之君,未有不先定规模而能收效者,臣绍兴初首以是为言,今七年。往者进临大江,退守吴会,未期月而或进或却,岂不为敌所窥乎?今陛下相与断国论者,二三大臣而已。一纪之间,十四命相,执政递迁无虑二十余。日月逝矣,大计不容复误,愿以先定规模为急。”

  寻权吏部尚书。徽猷阁待制黎确卒,诏赠官推恩,焘言:“确素号正人,一旦临变,失臣节,北面邦昌之庭,且为将命止勤王之师。今曲加赠恤,何以示天下?”诏追夺职名。

  时金使至境,诏欲屈己就和,令侍从、台谏条上。焘言:“金使之来,欲议和好,将归我梓宫,归我渊圣,归我母后,归我宗社,归我土地人民,其意甚美,其言甚甘,庙堂以为信然,而群臣、国人未敢以为信然也。盖事关国体,臣请推原天意为陛下陈之。《传》曰:‘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臣考人事以验天意,陛下飞龙济州,天所命也。敌骑屡犯行阙,不能为虞。甲寅一战败敌师,丙辰再战却刘豫,丁巳郦琼虽叛,实为伪齐废灭之资,皆天所赞也。是盖陛下躬履艰难,侧身修行,布德立正,上副天意,而天佑之之所致也。臣以是知上天悔祸有期,中兴不远矣。愿益自修自强,以享天心,以俟天时。时之既至,吉无不利,则何战不胜,何功不立。今此和议,姑为听之,而必无信之可恃也。彼使已及境,势难固拒。使其果愿和好,如前所陈,是天诱其衷,必不复强我以难行之礼。如其初无此心,二三其说,责我以必不可行之礼,要我以必不可从之事,其包藏何所不有,便当以大义绝之。谨边防,厉将士,相时而动。愿断自渊衷,毋取必于彼而取必于天而已。乃若略国家之大耻,置宗社之深仇,躬率臣民,屈膝于金而臣事之,而凯和议之必成,非臣所敢知也。”上览奏,愀然变色曰:“卿言可谓忠,然朕必不至为彼所绐,方且熟议,必非诈伪而后可从,不然,当再使审虚实,拘其使人。”焘顿首谢。

  金使张通古、萧哲至行在,朝议欲上拜金诏。焘曰:“陛下信王伦之虚诈,发自圣断,不复谋议,便欲行礼,群臣震惧罔措。必已得梓宫,已得母后,已得宗族,始可议通好经久之礼。今彼特以通好为说,意谓割地讲和而已,陛下之所愿欲而切于圣心者,无一言及之,其情可见,奈何遽欲屈而听之。一屈之后,不可复伸,廷臣莫能正救,曾鲁仲连之不如,岂不获罪于天下万世。”

  既而监察御史施廷臣抗章力赞和议,擢为侍御史。司农寺丞莫将忽赐第,擢为起居郎。朝论大骇。焘率吏部侍郎晏敦复上疏曰:“仰惟陛下痛梓宫未还,两宫未复,不惮屈己与敌议和,特以众论未同,故未敢轻屈尔。幸小大之臣,无复异议,从容献纳,庶几天听为回,卒不敢屈,此宗社之福也。彼施廷臣乃务迎合,辄敢抗章,力赞此议,姑为一身进用之资,不恤君父屈辱之耻,罪不容诛,乃由察官超擢柱史。夫御史府朝廷纪纲之地,而陛下耳目之司,前日勾龙如渊以附会而得中丞,众论固已喧鄙之矣。今廷臣又以此而跻横榻,一台之中,长贰皆然,既同乡曲,又同心腹,惟相朋附,变乱是非,岂不紊纪纲而蔽陛下之耳目乎?众论沸腾,方且切齿,而莫将者又以此议由寺丞擢右史。如渊、廷臣庸人也,初无所长,但知观望,而将则奸人也,考其平昔无所不为,此辈乌可与之断国论乎?望加斥逐,庶几少杜群枉之门。至于和议,则王伦实为谋主,彼往来敌中至再四矣,陛下恃以为心腹,信之如蓍龟,今其为言自己二三,事之端倪,盖亦可见。更望仰念0付托之重,俯念亿兆爱戴之诚,贵重此身,无轻于屈。但务雪耻以思0,加礼其使,厚资遣发,谕以必得事实之意,告以国人皆曰不可之状。使彼悔祸,果出诚心,惟我所欲,尽归于我,然后徐议报之之礼,亦未晚也。如其变诈,诱我以虚词,则包藏终不可测,便当厉将士,保疆埸,自治自强,以俟天时,何为不成?伏愿陛下少忍而已。自朝廷有屈己之议,上下解体,傥遂成屈己之事,则上下必至离心,人心既离,何以立国?伏愿戒之重之。”于是将、廷臣皆不敢拜。焘又面折如渊曰:“达观其所举,君荐七人,皆北面张邦昌,今嗫嚅附会,堕敌计,他日必背君亲矣。”

  焘既力诋拜诏之议,秦桧患之,焘亦自知得罪,托疾在告。桧使楼炤谕之曰:“北扉阙人,欲以公为直院。”焘大骇曰:“果有此言,愈不敢出矣。”桧不能夺,乃止。

  和议成,范如圭请遣使朝八陵,遂命判大宗正士亻褭与焘偕行,且命修奉,令荆湖帅臣岳飞济其役。焘与士亻褭道武昌,出蔡、颍,河南百姓欢迎夹道,以喜以泣曰:“久隔王化,不图今日复为宋民。”九年五月,至永安诸陵,朝谒如礼。陵前石涧水久涸,二使垂至忽涌溢,父老惊叹,以为中兴之兆。

  焘等入柏城,披鉏荆棘,随所葺治,留二日而还,自郑州历汴、宋、宿、泗、淮南以归。即奏疏曰:“金人之祸,上及山陵,虽殄灭之,未足以雪此耻、复此仇也。陛下圣孝天至,岂胜痛愤,顾以梓宫、两宫之故,方且与和,未可遽言兵也。0在天之灵,震怒既久,岂容但已,异时恭行天罚,得无望于陛下乎?自古戡定祸乱,非武不可,狼子野心不可保恃久矣;伏望修武备,俟衅隙起而应之,电扫风驱,尽俘丑类以告诸陵。夫如是然后尽天子之孝,而为人子孙之责塞矣。”上问诸陵寝如何?焘不对,唯言“万世不可忘此贼。”上黯然。

  焘因请永固陵不用金玉,大略谓:“金玉珍宝,聚而藏之,固足以动人耳目,又其为物,自当流布于世,理必发露,无足怪者。”上览疏,谓秦桧曰:“前世厚葬之祸,如循一轨。朕断不用金玉,庶先帝神灵有万世之安。”焘又言:“顷刘豫初废,人情汹汹,我斥候不明,坐失机会。今又闻敌于淮阳作筏、造绳索,不知安用?诸将朝廷戒勿得遣间探,遂不复遣,我之动息,敌无不知,敌之情状,我则不闻。又见黄河船尽拘北岸,悉为敌用,往来自若,无一人敢北渡者。愿饬边吏广耳目,先事而防。”又言:“郦琼部伍皆西陲劲兵,今在河南,尚可收用。新疆租赋已蠲,而使命络绎,推恩费用犹循兵兴时例,愿加裁损,非甚不得已勿遣使,以宽民力。”又论:“陕西诸帅不相下,动辄喧争,请置一大帅统之,庶首尾相应,缓急可恃。”焘所言皆切中时病,秦桧方主和,惟恐少忤敌意,悉置不问。

  成都谋帅,上谕桧曰:“张焘可,第道远,恐其惮行。”桧以谕焘,焘曰:“君命也,焉敢辞。”十月,以宝文阁学士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付以便宜,虽安抚一路,而四川赋敛无艺者,悉得蠲减。陛辞,奏曰:“蜀民困矣,官吏从而诛剥之,去朝廷远,无所赴愬。俟臣至所部,首宣德意,但一路咸沾惠泽。”上曰:“岂惟一路,四川恤民事悉委卿。”焘因言官吏害民者,请先罢后劾,上许之。又言:“军兴十余年,日不暇给。今和议甫定,愿汲汲以政刑为先务。”上曰:“当书之座右。”十年三月,至成都。

  在蜀四年,戢贪吏,薄租赋;抚雅州蕃部,西边不惊;岁旱则发粟,民得不饥;暇则修学校,与诸生讲论。会有诏令宣抚司纳契丹降人,焘为宣抚使胡世将言:“蜀地狭不能容,前朝常胜军可为戒。”世将奏寝其事。

  焘乞祠,以李璆代之。焘自蜀归,卧家凡十有三年。二十五年(1155)冬,桧死,旧人在者皆起,焘除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金陵积岁负内库钱帛钜万,悉为奏免。池有义子与父争讼,守昏谬,系父,连年不决,焘移大理,斥其守。居二年,进端明殿学士。二十九年,提举万寿观兼侍读,以衰疾力辞,不许。除吏部尚书。

  初,上知普安郡王贤,欲建为嗣,显仁皇后意未欲,迟回久之。显仁崩,上问焘方今大计,焘曰:“储贰者,国之本也,天下大计,无逾于此。”上曰:“朕怀此久矣,卿言契朕心,开春当议典礼。”又劝上省赐予,罢土木,减冗吏,止北货。上嘉奖之。

  金使施宜生来,焘奉诏馆客。宜生本闽人,素闻焘名,一见顾副使曰:“是南朝不拜诏者。”焘以“首丘桑梓”动之,宜生于是漏敌情,焘密奏早为备。先是,御前置甲库,凡乘舆所需图画什物,有司不能供者悉聚焉。日费不赀。禁中既有内酒库,酿殊胜,酤卖其余,颇侵大农。焘因对,言甲库萃工巧以荡上心,酒库酤良酝以夺官课。且乞罢减教坊乐工人数。上曰:“卿言可谓责难于君。”明日悉诏罢之。

  屡以衰疾乞骸。三十年(1160),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寻迁太中大夫,给真奉。三十一年(1161)八月,落致仕,复知建康府。时金人窥江,建业民惊徙过半,闻焘至,人情稍安。寻诏沿江帅臣条上恢复事宜,焘首陈十事,大率欲预备不虞,持重养威,观衅而动,期于必胜。

  宋孝宗受禅,除同知枢密院,遣子张埏入辞。诏肩舆至宫,给扶上殿,首问为治之要,言内治乃可外攘。又乞命百执条弊事,诏从之,令侍从、台谏集都堂给札以闻。隆兴元年(1163),迁参知政事,以老病不拜,台谏交章留之,除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谒告将理,许之。及家,固求致仕。后二年卒,年七十五,谥忠定。

  历史评价

  焘外和内刚,帅蜀有惠政,民祠之不忘。始论和议,归之于天,士论歉然。洎缴驳施廷臣之奏,朝野复一辞归重焉。

  经历历史事件:

  隆兴北伐 (公元1163年)

  同名人物:张焘 安徽省宣城市 [清]

  同年(公元1091年)出生的名人:邓肃 (1091~1132) 宋朝词人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 张元幹 (1091~1161)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 陈桷 (1091~1154) 浙江省温州苍南 张元干 (1091~1160)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 辛次膺 (1091~117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 + 更多公元109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165年)去世的名人:储泳 (1101~1165) 上海市浦东 孙九鼎 (1080~1165)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 陈康伯 (1097~1165)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宋朝宰相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 王刚中 (1103~1165)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 黄祖舜 (1100~1165) 宋朝宰相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曾几 (1084~1165)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 + 更多公元1165年去世的名人》

  张焘作品目录 《恨欢迟·淡薄情怀》《踏莎行·阳复寒根》

  张姓名人堂张枢 (1292~1348)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人 张维学 辽宁省沈阳法库县人 张若一 黑龙江哈尔滨人 张艳齐 河北省衡水市人 张竹君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人 张寿祺 (1823~1873) 湖北省武汉东西湖人 张家铝 (1959~2016) 著名天文学家、教育家 江西省赣州市人 张庆嵩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人 宋朝词人人物介绍王安石 (1021~1086) 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柳永 (987~1053) 宋词四大家,中国古代十大悲情才子,宋朝词人,柳氏三绝 苏轼 (1037~1101) 北宋著名文学家 黄庭坚 (1045~1105)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欧阳修 (1007~1073) 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晏殊 (991~1055)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范仲淹 (989~1052)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杨万里 (1127~1206) 南宋诗坛四大家,宋朝词人

  德兴更多人物

  张天松 (1909~1934) 革命烈士 余仁柱 张焘 (1091~1165) 宋朝词人 董煟 (?~1217) 南宋治荒名吏 汪藻 (1079~1154) 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 李树华 (1903~1935) 革命烈士 祝世禄 董颖 宋朝词人

本文地址:http://baijiaxing.yiriyitiao.cn/270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百家姓大全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