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去华(938-1006),字信臣,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北宋状元、大臣。
后晋天福三年(938)生。少年好学上进,善诗赋,以祖上功勋补任太庙斋郎。
后周显德二年(955),周世宗平定淮南,十八岁的张去华感叹:“兵战不息,民事不修,难于长治久安”,遂着《南征赋》、《治民论》,献于世宗,世宗阅后十分欣赏,诏授御史台主簿,去华认为此职非大丈夫所为,竟弃官回郑州,三年不出。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宋朝建立后,张去华挟诗文游京师,其行为文章为李昉所称扬,一时名声大振。
建隆二年(961),朝廷开科举士,张去华高中进士第一名(状元)。拜秘书郎,入值史馆。时年廿四岁。
建隆三年(962),因任满未能升迁,张去华上奏章说:知制诰张澹、卢多逊、殿中侍御史师颂文章学术肤浅,请求与之比试。太祖立即召张澹等人来考试,结果张澹因文不对题、答非所问,降低官阶,并提拔张去华为右补阙,赐给他袭衣、银带、鞍勒马。经此事后,朝中大臣们议论看不起他的急躁求进,因此十六年没能晋升官阶。
乾德元年(963),荆湖讨平,任道州通判。上奏攻桂州之策,获皇帝嘉奖。任磁州知州、干州知州,选为益州通判,迁起居舍人、凤翔知府。
太平兴国四年(979),随宋太宗征讨太原,受命为京东转运使,历左司员外郎。
太平兴国七年(982),任江南转运使。
雍熙三年(986),宋太宗讨伐幽州,张去华任河北转运使,陜州知州。赴任前,着《大政要录》三十篇,太宗阅后深为嘉许,赏赐彩缎五十匹,将其留于京师,任开封府判官。时庐州尼姑道安告发弟媳(徐铉的外甥女)情况不属实,开封府不肯查处,将她押送回本州。道安敲击登闻鼓,说徐铉事前写信求情,所以张去华故意不查办。皇上大怒,张去华被贬为安州司马。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五月,宋真宗继位后,
又拜授为左谏议大夫。不久,升为给事中、杭州知州。建议撤销两浙地区的人口税,因受阻未成。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张去华患病,请分司西京(今河南洛阳),在其洛阳府宅建“中隐亭”以示隐居。
景德元年(1004),以工部侍郎身份致仕。
景德三年(1006),病逝,享年六十九岁。
张去华相貌英俊,擅长议论,有气节,为官刚正,曾收养父亲生前好友何氏之二子,教导其读书成才。去华为官,关心百姓疾苦,曾着《元元论》,论述为政以养民重农为急,得真宗诏令,以绢书写成十八轴,挂于龙图阁四壁。张去华擅长诗文,留有文集十五卷。其子张师德亦为宋朝状元,“父子状元”被时人所称颂。
张去华相关北宋状元宋太祖建隆二年(961)辛酉科
人物关系:父亲:张谊 儿子:张师德 (978~1026) 宋真宗朝状元孙子:张景宪 (1004~1080)
同年(公元938年)出生的名人:毕士安 (938~1005) 宋朝宰相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
同年(公元1006年)去世的名人:赵德恭 (962~1006)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 陈省华 (939~1006)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 高琼 (935~1006) 北宋大将 安徽省亳州蒙城县
张去华作品目录 《游七星岩》
张姓名人堂张沐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人 张英 (1902~1932)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 张龙发 (1908~1985)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人 张镇周 安徽省安庆潜山人 张彬彬 江苏省无锡人 张文奎 陕西省延安洛川县人 张圆 (1926~2000) 电影演员、导演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人 张超 (1923~1968)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人
睢县更多人物
海凤阁 (1909~1942) 抗日英烈 张谊 李永舫 中国科学院院士 蒋辰祥 任长霞 (1964~2004) 警界女神警 白辛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蒋宪文 韩政 (?~1378) 明朝开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