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宪功(1862~1945),字懋哉,号肺山,又号瞀翁,以字行,句容人。自幼好学,18岁考中秀才。曾应举人试,主考批以“本拟取中,额满见遗”而落第,自此弃绝科名。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致力革命。民国初,在本县办理国民党句容分部事务,历任县农会会长、教育会会长、通俗教育馆馆长、师范讲习所及县中教员等职。1924年,曾在上海张园谒见孙中山先生。北伐战争后,历任县修志局主任兼总、县古物保管委员会主任、县救济院院长、禁烟委员会委员、江苏61县议会联合会代表等职。
孔性诙谐健谈,清廉自守,不置私产。从政时,坚持操守,办事公正,热心办地方教育,培养人才,故桃李成荫,为民爱戴。
抗日战争爆发,句容城沦陷前夕,城内秩序混乱,人心惶惶,城内公务人员撤走一空,很多同仁劝他早日避难他乡。孔说:“遇敌逃跑,成何体统?”他不忍弃城,离家,经同仁再三劝说,儿子跪求,答应暂避南乡戴圩村。他在乡间号召民众,宣传抗日主张,讲述民族英雄故事,反对汉奸走狗-求荣。
1938年,孔应青城埠村民聘请,徙居该村教书。翌年,日伪县知事陈希周写信邀请孔进城参加维持会,孔严词拒绝,痛斥伪县知事言论荒谬,厚颜无耻。1943年,汪伪县长王杰又写信聘请孔任县修志局主任,孔特撰写自挽联以表拒绝:“老死不投降,溯先辈遗型,愿学黄梨洲一派;同盟有主义,嘱后人谨守,勿忘孙总理三民。”
孔拥护国共合作抗日,曾与新四军军政干部巫恒通、钟国楚、姜杰、宿士平等有过友好交往,有诗为记:“钟馗捉鬼传家法,姜尚垂纶映过芳”(指钟国楚、姜杰)。1945年7月,孔病逝于青城埠。
抗战胜利后,邑人钦仰孔氏“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民族正气,120人联名发起追悼,聊表哀思。句容《大风报》于1946年12月16日以一版篇幅发表纪念文章,推崇孔宪功之晚节。
同年(公元1862年)出生的名人:姚湘 (1862~1937) 江苏省镇江扬中市 陈庆年 (1862~1929) 江苏省镇江丹徒区 徐不更 (1862~1939) 上海市崇明 于鬯 (1862~1919) 上海市浦东 林墨青 (1862~1933) 天津市 + 更多公元186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顾秉琪 (1910~1945) 江苏省镇江扬中市 吴桂林 (1924~1945) 江苏省镇江句容市 罗云高 (1901~1945) 江苏省镇江扬中市 王诚龙 (1904~1945) 江苏省镇江句容市 张勇 (1918~1945) 江苏省镇江句容市 赵醉侯 (1868~1945) 江苏省镇江京口区 + 更多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
孔姓名人堂孔宪荣 (1881~1948)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 孔振林 (1915~1975)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人 孔宗旦 (?~1052) 山东省人 孔罗荪 (1912~1996) 上海市人 孔戢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人 孔庆和 安徽省阜阳阜南人 孔德钦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孔庆玺 (1857~1937)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人
句容市更多人物
巫宝三 (1905~1999) 张荣春 (1904~1947) 周元范 王白划 (1914~1951) 沈全福 (1919~1961) 俞世江 (1914~1946) 巫昌祯 蒋元煦 (1894~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