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祥川

 百家姓大全   2023-08-12 18:46     0 条评论
摘要:

侯祥川(1899~1982)侯祥川,广东揭阳人。出生于基督教家庭,其父侯乙初,当过教堂牧师和中、小学教员、校长。民国3年(1914)在聿怀中学毕业后,升入汕头华英书院。民国6年毕业后,即考入上

  侯祥川(1899~1982)

  侯祥川,广东揭阳人。出生于基督教家庭,其父侯乙初,当过教堂牧师和中、小学教员、校长。民国3年(1914)在聿怀中学毕业后,升入汕头华英书院。民国6年毕业后,即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预科班,一年后又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民国13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同年,他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任助教、住院医师。翌年,加入中华医学会为永久会员。民国15年(1926)参与创建中国生理学会。翌年,获得美国罗氏基金奖学金,赴欧洲、加拿大、美国进修。民国17年加入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学会。翌年6月,获加拿大马齐尔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后继续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任生理学助教,后升任药理学科副教授。

  期间,侯祥川发现胃分泌液中白血球渗入数与胃蛋白酶活力无直接关系;用实验证实了巴甫洛夫关于胃细胞分泌盐酸时分泌浓度是稳定的推论;判定了迷走神经影响胃的基础分泌,而交感神经对胃的基础分泌无明显影响;发现脂肪进入十二指肠能抑制无神经联络的小胃,说明抑制因素是通过体液调节的;证明骨的摄入能促进胃的分泌的增加和分泌时间的延长。

  其后,他又发现鸟类尾上腺分泌的油脂经阳光照射能形成维生素D;发现皮脂囊的脂经紫外线照射后有抵抗软骨病的作用。

  民国19年至21年(1930~1932),侯祥川发现-对色素细胞的作用在神经肌肉连接处,经阿托品作用后,-还能使色素细胞缩小;又发现-能使兔耳小动脉收缩,但对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则无作用;他发现苯甲基-初次注射能使小动脉收缩,再次注射则舒张,对毛细血管则无影响;而甲基-初次注射会引起动脉和静脉舒张,但再次注射则无反应;他观察了钩吻素甲、乙、丙、丁及有机碱质等的药理作用,测定其毒性以钩吻素乙最大,其次为钩吻素丁,再次为钩吻素丙。

  民国21年(1932),在上海雷氏德医学研究院任研究员,从事营养学研究。同年,任中国化学学会执行秘书、自然博物学会名誉执行秘书。

  民国23年至24年(1934~1935),他发现维生素C缺乏,肾上腺即肿大,缺乏时间越长重量越增加;又发现注射维生素C比口服效果大一倍左右。民国25年,他证明维生素C在-中容易因细菌的存在而被破坏,灭菌或加醚都会减少维生素C被破坏的程度;不同食物用化学方法与生物方法来测定其维生素C含量,结果不完全一致。

  民国24年(1935),出席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召开的国际生理学大会。翌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到万隆出席国联远东国际农村卫生会议,任营养专门委员会委员。

  其后两年,侯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当食物中缺乏维生素A时,增加维生素D会使尿石形成;增加蛋白质也同样会增加尿石;反之,高淀粉饲料则可减少尿石的形成。

  民国27年(1938),他又在实验中证明了在血液中-酸及尿中维生素B1排出量的测定有助于脚气病或维生素B1缺乏病的诊断和治疗。他的这一发现对脚气病的诊治,收到良好效果。同年,他出席在越南河内召开的远东热带医学大会,任营养学组副主席。翌年,任中华医学会理事。后任上海公共卫生学会会长。

  民国29年(1940),他通过调查证明,中国一般居民维生素B2的摄入量偏低、尿的排出量也低,故患维生素B2缺乏症的人也多,用维生素B2来治疗,效果较好。

  其后,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总。

  抗日战争胜利后,侯祥川除继续在上海雷氏德医学研究院工作之外,还兼任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研究所主任。他在上海参与创建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并任理事。

  民国37年(1948)初,出席联合国粮农组织远东鱼、米营养会议,为营养专门委员会委员;同年5月出席在华盛顿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热带医学和疟疾大会,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并任热带营养缺乏药学组主席。应邀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特约研究员。同年,参加美国营养学会为名誉会员。

  1949年初,他放弃国外的优裕条件,回到上海。

  上海解放后,侯祥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兵团卫生部工作,后调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任教。1951年,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改为第二军医大学,他任训练部副部长兼科学研究室主任;继续进行营养缺乏病等方面的研究。由于他的突出贡献,1951年荣立一等功一次;1953年又荣立三等功一次,并晋升为一级教授。1953年至1955年,先后任中华医史学会秘书、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1955年,他任第二军医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兼生物化学教研组主任教授等职。同时,任上海市政协委员。

  1958年,被调到军事医学科学院,任军队卫生营养研究所研究员、军粮营养研究室主任,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在他主持下,研究制成了各军兵种所需的便于食用的口粮。这些研究成果均被有关部门采用,为我军第一代制式野战品粮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侯祥川是中国最早应用辐照技术研究食物保藏的科学家。1959年,他通过实验证明了稻米、面粉经γ射线照射后,8种氨基酸无明显变化;给大鼠、狗、猴食用经不同剂量照射过的稻米,几个月到一年后,在体重、血象、食物利用率等方面均无明显改变,也无其他不良影响,为粮食辐射保藏技术提供了依据。

  1977年,他被联合国大学聘为“世界饥饿方案”顾问委员会顾问。1979年赴东京参加联合国大学“世界饥饿方案”顾问委员会会议。同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军队卫生研究所顾问。1980年任国际营养科 合会营养供给量专家委员会委员。1981年被聘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顾问;同年赴美国圣地亚哥参加第十二届国际营养学大会,并在“中国的食物和营养问题”工作会议上作中心发言。1979年与1981年,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和营养学会先后恢复活动,他均被选为名誉理事。

  侯祥川毕生致力于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研究,是中国最早从事现代营养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他著述甚丰,共发表科学论文278篇。他编写的专著有《食物中毒》、《饮食与营养学》、《营养缺乏病纲要及图谱》、《营养学进展》。1981年他主持编译美国营养基金会出版的《营养学现代知识》。此外,他还担任过《生物化学》、《生理科学进展》的主编,《生理学报》、《营养学报》、《人民军医》、《军事医学杂志》等刊物的编委,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编委。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1982年4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张瑞权 (1899~198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吴子复 (1899~1979) 广东省广州市 汤泽光 (1899~1985)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 陈耀真 (1899~1986) 陈耀真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 陈丕扬 (1899~1987) 广西自治区梧州岑溪 + 更多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王应榆 (1891~1982) 广东省东莞市 杨秀琼 (1918~1982) 广东省东莞市 张瑞权 (1899~198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赵铭周 (1896~1982) 辽宁省沈阳 张锡财 (1898~1982)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 张林 (1914~1982)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 + 更多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

  侯姓名人堂侯喜瑞 河北省人 侯志江 河北省人 侯声 (1903~1989)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人 侯选 关中十将 甘肃省武威凉州人 侯多能 (1901~1969)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人 侯新泉 (1934~1991)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人 侯一元 甘肃省天水秦安县人 侯瓒 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县人

  揭阳市更多人物

  黄子松 (1881~1975) 吴宝瑜 (1885~1967) 张华云 林庆 (1925~1948) 蔡诚 (1927~2009) 廖琪 方寿君 (1872~1925) 曾汉民

本文地址:http://baijiaxing.yiriyitiao.cn/3107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百家姓大全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