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妙香(1890年2月22日一1972年7月21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小生,著名京剧演员,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幼年从田宝琳习青衣,出师后常与王凤卿、贾洪林同台合演。后因病嗓音转暗,遂拜冯慧林、陆杏林为师,改习小生。演戏认真,一丝不苟。《四郎探母》之杨宗保巡营一场,一般只唱两句摇板,姜恪守成规,坚持唱足整段“娃娃调”,后来演唱者也竞相仿效。长期为梅兰芳配戏,其小生脚色均有姜充任,如红楼戏中之贾宝玉、《玉堂春》之王金龙、《白蛇传》之许仙等,配合严密,默契很深,为梅的得力助手。爱好绘画,以擅画牡丹著称。为人正直,有“姜圣人”之誉。系中国共产党党员。
姜妙香五六岁就能唱一些旦角唱段,七岁拜谢双寿、田宝琳为师学青衣,由于家学渊源又经名师教诲进步很快,初次登台演出《三娘教子》便得到好评。九岁开始正式唱戏,他嗓子好,会戏较多,而且身材较高(绰号“姜大个儿”),两年后戏班接纳为正式演员,开始舞台生涯。十一岁搭入宝胜和班演出《落花园》、《孝义节》、《彩楼配》等唱功戏,由于他嗓音嘹亮、气力充沛、口齿清晰引起观众注意,他又向陈德霖、茹莱卿学了很多昆曲和皮黄戏,特别是唱法和念法上大有进步,讲究轻重缓疾,刚柔相济,四声尖团,音润吞吐等等。他按照老师的教诲勤奋锻炼,一丝不苟,不仅在唱青衣时得到发挥,改唱小生后在革新唱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他在王瑶卿因嗓音关系极少演出、而王蕙芳、梅兰芳尚未成名之时,脱颖而出,大获好评,十六岁的姜妙香与王凤卿、刘鸿升一同加入著名演员田际云所组的玉成班。曾与王凤卿、许荫棠、龚云甫组创洪奎社,他与王凤卿合演《武昭关》、《南天门》、《战蒲关》等生旦对儿戏,与王凤卿、刘鸿升合演《大保国·二进宫》都十分叫座。姜妙香的嗓子好,能连唱两个小时都不觉吃力,因此而赢得“姜八刻”的美誉。
就在他跨入青衣表演的极盛时期,因劳累过度而吐血辍演,一病两年。病情稍好后,嗓音恢复较慢,于是他二十一岁拜了冯蕙林、陆杏林为师改学小生。向茹莱卿学习武功身段,二十二岁时搭入双庆班,他白天演出,晚上学戏,在漫长的岁月里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重重困难,终于成为京剧著名小生演员。1915年正月初八,他与高庆奎在北京吉祥剧院合演《黄鹤楼》,他在剧中饰周瑜,高亢嘹亮的嗓音已完全恢复,此次演出一鸣惊人。自1916年前后又与梅兰芳合作演出《玉堂春》,二人珠联璧合,倾倒观众,传为佳话,自此也开始了他们二人长达四十六年之久的艺术合作之路。
艺术特色
姜妙香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刻苦钻研,努力创新,呕心沥血的创造了许多优美动听的小生唱腔及多种新颖别致的唱法,特色鲜明,耐人寻味,形成了脍炙人口的“姜派”。他对小生传统唱腔精雕细刻的进行加工改进,坚持“声随词变”、 “按情行腔”的法则,确实做到了“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使唱腔更加贴切表达人物的情感,更加悦耳动听。梅派的全部新戏如《黛玉葬花》、《千金一笑》、《牢狱鸳鸯》、《 》、《西施》等剧目中的小生唱腔,都是由姜妙香和琴师王少卿共同研制的。此外马派戏、程派戏等剧中的小生唱段他都有新腔之作。七十岁还为《穆桂英挂帅》设计了小生唱腔。姜妙香在发展小生声腔艺术方面,承前启后,功绩卓著,受人喜爱,流传不衰。
艺术影响
姜妙香由青衣改演小生,师承冯蕙林、陆杏林,并取法德珺如、朱素云,博采众长而且富于创造,发展了小生唱腔以后,形成了新的流派,称为“姜派”。姜妙香同梅兰芳合作近半个世纪,在梅兰芳创演的全部新戏和梅派传统剧目中,塑造了各种类型的小人物形象,使他的演唱艺术影响深远。并因长期的合作,具有梅兰芳相近的风格,儒雅庄重,真挚自然。他的戏路文武皆擅长而偏于文,唱做俱佳而精于唱,悲喜剧皆演而更宜于喜剧,其主要贡献在于改革、丰富了小生的唱腔。他嗓音甜润高亮,耐唱受听,他吸取了青衣的传统唱腔、唱法和运腔技巧,使之充分“小生化”,脱俗而且无脂粉气。经他精心加工设计,创制出别致优雅、富于感情的新腔,如《四郎探母》中杨宗保“扯四门”的西皮唱段,经他演唱后,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唱。对《玉门关》中班超的唱段他也做了多次的再创造,先由西皮改成二黄,又将唱词浓缩,另谱新腔,丰富了二黄原板、三眼的长发,使之曲折婉转,还设计了[西皮快二六转快板]的唱腔,使之成为姜派代表剧目之一。《四郎探母》“巡营”中杨宗保唱的[娃娃调],《 》“馆驿”中曹植唱的[二黄三眼],《凤还巢》“洞房”中穆居易唱的[西皮二六]等,成为他的传世之作,为同辈人和后学者所效法。他的气力充沛,气口运用巧妙,对于偷气、送气有精深的功力,尤其善于掌握气息的技巧同演唱情韵的关系。念白讲求声韵和吐字,强调语气的平易和传情。武功亦佳,扎靠戏开打利落,招数清楚,身手稳健,从不卖弄技巧。精心的琢磨剧中人物的心理、地位、环境、运用唱、念、做等身段予以恰当、合理的表现,正是姜妙香演戏的一大特色。
主要弟子
他演戏认真,一丝不苟。他为人敦厚善良,谦逊质朴,对待学生和蔼可亲,毫不保留。姜妙香有弟子闫庆林、沈曼华、童寿苓、江世玉、徐和才、黄定、刘雪涛、荀令香、关韵华、杨小卿等五十一人,张春孝、夏永泉、萧润德、叶少兰、韩世杰、于万增等中国戏曲学校的学生都曾受教;津沪票界潘经荪、袁青云、何时希等皆与姜有交往,均擅演姜派名剧。
人物关系:老师:陈德霖 (1862~1930) 同学:黄桂秋 (1906~1978) 师侄:童芷苓 王熙春 金素雯 顾正秋 韩世昌 (1897~1976) 王琴侬 (1887~1933) 王蕙芳 王瑶卿 (1880~1954) 师侄:宋德珠 是京剧史上武旦挑班的第一人梅兰芳 (1894~1961) 京剧“四大名旦”尚小云 (1899~1976) 京剧“四大名旦”程砚秋 (1904~1958) 京剧“四大名旦”荀慧生 (1900~1968) 京剧“四大名旦”张君秋 (1920~1997) 张春孝 魏莲芳 (1910~1998) 谢锐青 王玉蓉 李玉茹 童芷苓 柯茵婴 杜近芳 刘秀荣 沈玉才 (1916~2004) 云燕铭 张曼玲 杨秋玲 (1936~2009) 华慧麟 (1913~1964)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 (1899~1976) 京剧“四大名旦”师侄:毛世来 李世芳 景荣庆 梅兰芳 (1894~1961) 京剧“四大名旦”师侄:言慧珠 (1919~1966)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芳 毛世来 魏莲芳 (1910~1998) 李玉茹 童芷苓 杜近芳 程砚秋 (1904~1958) 京剧“四大名旦”姚玉芙 (1896~1966) 学生:叶少兰 徒孙:宋小川 江世玉 (1918~1994) 荀令香 (1921~1992) 徒孙:沈健瑾 重徒孙:张佳春 张春孝
同年(公元1890年)出生的名人:汪东 (1890~1963) 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 江苏省苏州相城区 刘仙洲 (1890~1975)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 陈焕镛 (1890~1971)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金崇印 (1890~1941)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北京市通州区 杨振声 (1890~1956) 著名现代文学家、教育家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 + 更多公元189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白云生 (1902~1972) 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 杨斌奎 (1897~1972) 江苏省苏州 张肇骞 (1900~197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温州永嘉县 杨惟义 (1897~197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省上饶市 石志仁 (1897~197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 胡经甫 (1896~1972)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 更多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
姜姓名人堂姜启化 (1913~1936) 陕西省渭南华州区人 姜文赞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人 姜冠南 中国内地男演员 陕西省西安人 姜恒忠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人 姜彤 北京市人 姜杰 (1899~1979) 上海市浦东人 姜瓖 (?~1649) 陕西省榆林榆阳区人 姜维贤 (1903~1942) 浙江省嘉兴南湖区人
献县更多人物
李子玉 刘书田 (1920~2007) 许泽林 (1933~1964) 钟掘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金灵芝 张岱年 (1909~2004) 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 马献廷 纪容舒 (1685~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