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
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孟子》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子牙“居东海之滨”;《吕氏春秋·首时》也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史记·齐太公世家》也说他是“东海上人”。但这些说法都很笼统含糊。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得较为明确:“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水经注·齐乘》也说,“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
相传,太公望先祖曾为“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在虞夏之际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吕(今河南南阳附近),后人或从其封为姓。关于其早期活动的地方,《吕氏春秋·首时》称其为“东夷之土也”,《史记·齐太公世家》则说他是“东海上人”。古代泛称中原之外东方地区的少数民族为“夷”,“东海”即东夷之地。太公望应是迁至东海之滨与夷人杂居的姜姓吕氏集团的首领,具有大族长的身份。
殷商后期,西方周部族为取代商而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争取盟国,招徕远人。居住在北海之滨的伯夷和居住于东海之滨的太公望先后投奔周西伯(即文王)。传说文王遇太公于渭水之滨,与之交谈后,认为他正是“太公(文王曾祖)望之久矣”、能够兴周的圣人,故称其为“太公望”。并立其为师(即太师)。
太公望主张修德政以安内,施奇计以谋商。认为要兴王图霸,必须富民富士。周文王在其辅佐下贯彻实施了这些主张,使周内政修明,士众一心一德,显示出一派蓬勃向上的景象。为了削弱商王朝,太公望想了许多办法,“其事多兵权与奇计”(《史记·齐太公世家》)。又亲自去商王朝的中心地带侦察,掌握了大量商王朝内部状况的情报。他又采取剪除羽翼的策略,建议文王先后灭忠于商王朝的一些诸侯国。“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同上)
武王继位后,尊太公望为“师尚父”,并令其直接统率军队,“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史记·齐太公世家》)。大军渡过黄河到达盟津(今河南孟津),诸侯皆至。武王与太公望审时度势,认为当时尚无把握一举灭商,遂决定回师另候时机。这样又过了两年,太公望据所得情报,知商王朝“其乱至矣,不可以加矣”,于是请武王再次出兵。
武王率大军伐纣,一路上还会集了许多同盟诸侯和部族的军队,举行了誓师典礼。出师之后,武王卜筮,得到的结果是“大凶”,太公望扔掉蓍草,踩坏龟甲,并说:“枯骨死草,何知而凶!”坚定了武王继续进攻的决心。战斗中,太公望亲自率领勇士冲向商军阵前挑战,武士“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周朝取商而代之。《诗经·大雅·大明》中有“维师商(尚)父,时维鹰扬”句。太公望的功绩被周初人咏之入诗,并列入在宗庙祭祀和朝会宴享时演唱的《大雅》之中,说明他在灭商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灭商以后,武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胜利成果。如革除-,笼络商旧贵族等,这也是“师尚父谋居多”。武王及成王分封宗室贵族和异姓功臣为诸侯,太公望因为功最多,首先被封于齐,建都营丘(今淄博市临淄北),封国面积很大。
太公望起初留在西周朝廷辅佐王室,过了一段时间才东行就国。不久他就击败了前来争夺营丘的莱人,向山东半岛地区扩张疆土。在平定管叔、蔡叔及商纣之子武庚作乱中,太公望作为王室外藩积极参与平定叛乱的军事行动。西周朝廷授权太公望“五侯九伯,汝实征之”。齐国的威望和在东部地区的影响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扩大。
在镇压管、蔡、武庚的战争中,太公望吞并了一些原先与商王朝有较深关系的国族,进一步扩大了齐国的地盘。在内政方面,太公望因地制宜,简化礼仪制度,尊重当地居民旧有的风俗。同时,发展渔、盐业,大力提倡手工业和商业,使齐国迅速富强起来。当时,“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在治国上,太公望还强调“尊贤上功”,且能执法明断。正因为始封之君太公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齐国历整个周代而始终国力强盛,后来终于成为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之一。
姜子牙相关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十大著名人物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历史名人
人物关系:
儿子:齐丁公吕伋 (?~前975) 齐国第二代国君孙子:齐乙公吕得 (?~前932) 齐国第三代国君曾孙:齐癸公吕慈母 (?~前880) 齐国的第四任君王玄孙:齐哀公吕不辰 (?~前868) 齐国国君齐胡公吕静 (?~前860) 齐国的第六任君王齐献公吕山 (?~前851) 齐国国君
经历历史事件:
牧野之战 (公元前1130年)
相关成语:
【爱屋及乌】 相关人物:周武王姬发 (前1087~前1043) 周朝帝王 姜子牙 (前1156~前1017) 中国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商纣王帝辛 (1075~1046) 殷纣王,帝辛 周文王姬昌 (前1152~前1056) 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召康公姬奭 西周宗室
姜姓名人堂姜琳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人 姜浩英 共和国英雄 吉林省延边州珲春人 姜雅臣 (1892~1973) 上海市崇明人 姜德明 天津市人 姜维 (202~264) 三国时蜀汉大将军 甘肃省天水甘谷县人 姜宏林 安徽省六安霍山县人 姜皓文 香港人 姜保国 骨科学家 辽宁省沈阳人 中国古代十大谋士人物介绍姜子牙 (前1156~前1017) 中国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诸葛亮 (181~234)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李斯 (前280~前208)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张良 (前250~前186) 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 范蠡 (前536~前448) 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管仲 (?~前645) 春秋初齐国政治家 魏征魏徵 (580~643)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国古代十大谋士 刘伯温刘基 (1311~1375) 刘伯温 中国智商最高的十个人人物介绍姜子牙 (前1156~前1017) 中国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诸葛亮 (181~234)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李斯 (前280~前208)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张良 (前250~前186) 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 范蠡 (前536~前448) 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管仲 (?~前645) 春秋初齐国政治家 魏征魏徵 (580~643)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国古代十大谋士 刘伯温刘基 (1311~1375) 刘伯温 齐国国君人物介绍姜子牙 (前1156~前1017) 中国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齐丁公吕伋 (?~前975) 齐国第二代国君 齐乙公吕得 (?~前932) 齐国第三代国君 齐癸公吕慈母 (?~前880) 齐国的第四任君王 齐哀公吕不辰 (?~前868) 齐国国君 齐成公吕脱 (?~前795) 齐国国君 齐胡公吕静 (?~前860) 齐国的第六任君王 齐庄公吕购 (?~前731) 齐国的第十二任国君 十七史百将传人物介绍韩信 (前231~前196) 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 姜子牙 (前1156~前1017) 中国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孙武 (前545~前470) 孙子、孙武子、兵圣 诸葛亮 (181~234)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张良 (前250~前186) 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 范蠡 (前536~前448) 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尉迟恭 (585~658) 唐朝名将 卫青 (?~前106) 十七史百将传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名人人物介绍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汉朝皇帝,中国古代十大贤君 屈原 (前339~前278)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晋文公重耳 (前697~前628) 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重耳 姜子牙 (前1156~前1017) 中国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苏洵 (1009~1066) 唐宋八大家 齐白石 (1864~1957) 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吴承恩 (1500~1582) 明清小说四大家 勾践 (前520~前465) 越国君主
临泉更多人物
李敏 马凤刚 (1855~1924) 程久培 何并 朱奇璧 陈金荣 (1872~1924) 郭和五 (1895~1980) 聃季载 (?~前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