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先后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虽曾被齐宣王尊之为客卿,但终不见用。晚年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他站在儒家的立场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继承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凡是人力所不及的,孟子都归结为天的作用。因而,他主张“乐天、畏天、事天”,顺从地接受天的安排。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
孟子认为天与人二者是相通的,天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无论是政治制度、道德原则、社会历史发展还是个人的穷通祸福,都是由天来决定的。人,不仅善性来自天赋,而且人心的思维功能也是天所赐予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下面三个哲学命题中:“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政治思想的基点在于“民本”、“仁政”和“王道”。他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并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同时他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孟子认为,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是最理想的政治。统治者实行仁政,即可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将会失去民心而被人民推翻。孟子还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谓“民为贵”,是说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纷纷跑来归附。如果发生战争,人民会奋起抵抗,即使是强国的军队也不愿去攻打这种象父母一样仁慈的国君。这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孟子还指出:“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他这里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这样每家农户分有100亩耕地和5亩宅园,种植桑树,饲养家畜,吃穿自给自足。他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人民只要有了“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才不会去触犯刑律,社会也才会安定。孟子同时认为,人民的生活有了保障后,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人们向善,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社会风尚,实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的伦理思想和政治紧紧结合在一起,指出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认为,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应该重视道德修养。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他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也就有了保证。
孟子还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
孟子主张性善,他认为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其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孟子对于士阶层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丈夫。如果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孟子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这种“至大至刚”的气,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
由于孟子的思想学说既以孔子为旗帜,又相当深刻、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所以被后世封建统治者和儒家学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孔、孟思想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被糅和为一体,成为儒家学说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与核心。
孟子一生的言行由他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成《孟子》一书。全书共7篇,261章,约3万5千字。书中集中地记述了孟子游说各国诸侯及有关学术问题的回答与论争,反映了孟子的政治、哲学、伦理诸方面的思想,特别是记载了孟子的教育活动和主张,包括教育的作用、目的,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教与学的方法等。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封建社会的重要教材,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孟子相关孟林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五卅运动初期的上海总工会遗址 上海市静安区济宁孟子故里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曲阜孟子故里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孟母林墓群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邹城孟庙孟府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孟府古建筑群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孟庙古建筑群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历史名人
人物关系:
母亲:孟母 学生:徐辟 (前345~前267) 万章 乐正克 (前300~前200) 公孙丑
相关成语:
【当务之急】 相关人物:孟子 (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出类拔萃】 相关人物:孟子 (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有若 (前518~?) 孔门七十二贤 孔子 (前551~前479) 孔丘 【不远千里】 相关人物:孟子 (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魏惠王魏罃 (前400~前319) 魏国国君 【出尔反尔】 相关人物:邹穆公 孟子 (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脍炙人口】 相关人物:孟子 (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公孙丑 曾参 (前505~前435) 儒家五圣,二十四孝子,孔门七十二贤 曾点
相关院校:
稷下学宫
同年(公元前289年)去世的名人:庄子 (前369~前289) 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安徽省亳州蒙城县
孟姓名人堂孟金山 (1910~196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 孟广臣 北京市延庆区人 孟宗 (218~271) 二十四孝子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人 孟知祥 (874~934)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 孟守 孟富林 安徽省马鞍山含山县人 孟凡义 孟观 (?~301)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 古代十圣人物介绍孔子 (前551~前479) 孔丘 孟子 (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张仲景 (150~219)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古代十圣 王羲之 (330~361) 东晋著名书法家 李时珍 (1518~1593)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古代十圣 杜甫 (712~770)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唐诗四大家,古代十圣,唐朝诗人 吴道子 (680~759) 中国古代十大画家,古代十圣 苏轼 (1037~1101) 北宋著名文学家 儒家五圣人物介绍孔子 (前551~前479) 孔丘 孟子 (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颜回 (前521~前490) 儒家五圣,孔门十哲 曾参 (前505~前435) 儒家五圣,二十四孝子,孔门七十二贤 公皙哀 孔门七十二贤 孔伋 (前483~前402) 子思,孔伋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人物介绍毛泽东 (1893~1976)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孔子 (前551~前479) 孔丘 孟子 (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秦始皇嬴政 (前259~前210) 中国首位皇帝 成吉思汗铁木真 (1162~1227) 元太祖 老子 (前571~前471) 国学三圣 隋文帝杨坚 (541~604) 中国十大皇帝 蔡伦 (61~121)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稷下学宫人物介绍孟子 (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荀况荀子 (前313~前238) 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 鲁仲连 (前305~前245) 稷下学宫 尹文 (前360~前280) 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 田骈 (前370~前291) 稷下学宫 申不害 (前385~前337) 稷下学宫 季真 稷下学宫 慎到 (前395~前315) 稷下学宫
邹城市更多人物
韦贤 (前148~前67) 司中峰 (1916~2003) 狄生 (1812~2012) 孙继泉 孟子 (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赵家军 岳春霆 (1905~1956) 步云亭 (1902~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