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堃墀,光学专家。1936年8月25日生于江苏镇江,原籍四川广元。196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现任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所长、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量子光学、固体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在量子光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研制了内腔倍频稳频Nd:YAP/KTP激光泵浦源,设计了半整块光学参量放大器(OPA),在同一个实验装置上获得多种非经典光场,应用强度相关孪生光束实现了精确度突破标准量子极限的微弱信号检测与量子非破坏测量。利用纠缠态光场完成了连续变量量子密集编码、三组份纠缠态光场产生及通道容量受控量子通讯等量子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实验。设计了易于实现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交换与量子通讯网络实验系统,为量子信息处理提供了可行的实验方法。利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发展为全固化单频稳频倍频Nd:YVO4/KTP、Nd:YAP/KTP激光器并已形成产品。
彭堃墀相关山西大学校长1991年6月至2000年10月
同年(公元1936年)出生的名人:刘永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 李衍达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朱中梁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 周炳琨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川省成都市 侯朝焕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 + 更多公元1936年出生的名人》
彭姓名人堂彭正谟 (1919~2013)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人 彭清华 湖北省黄石大冶人 彭珰 (804~896)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人 彭勃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人 彭为工 (1923~1942) 四川省成都市人 彭铁森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人 彭虞阶 (1895~1988)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 彭伟平 安徽省宿州灵璧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物介绍茅以升 (1896~1989) 中国科学院院士,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竺可桢 (1890~1974) 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苏步青 (1902~200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 陈景润 (1933~1996)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梁思成 (1901~1972) 梁启超长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 李四光 (1889~1971)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 童第周 (1902~1979) 著名实验胚胎学家 梁思礼 (1924~2016) 梁启超第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
朝天区更多人物
周贺 陈思宇 王长富 杨璐 杨冕 (1723~1806) 彭堃墀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姗 王桂荃 (1886~1968) 梁启超的第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