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容光(1918~?),化名黄胡,贵州省思南县邵家桥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47年11月曾任中共“石利万忠”(石柱、利川、万县、忠县)边区区委书记,离休前任石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当地从事中共秘密工作,1940年党组织遭到国民党破坏后,在遵义山小学教书。1946年6月经程途介绍,到重庆新华日报社工作,1947年2月经张子英介绍认识秦禄廷,后被党组织派到石柱县与秦禄廷一道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47年11中共“石利万忠”边区区委成立,邵容光任区委书记。在任期间曾多次来到利川建南镇太平、兴隆场等地区组织革命活动。1949年7月中共石柱县委成立,邵任中共石柱县委宣传部长。解放后,历任石柱县西沱区委书记、县卫生科长、县委宣传部长、副县长、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
同名人物:邵容光 重庆市石柱县 [当代]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韦翠荣 (1918~2006)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 张必仲 (1918~1968)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赵德辉 (1918~1933)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田永栋 (1918~1934)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潘桂臣 (1918~1989)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 + 更多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邵姓名人堂邵子南 (1916~1955) 资阳现代四杰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 邵晶坤 黑龙江哈尔滨人 邵可立 陕西省商洛商州区人 邵瑞彭 (1887~1937) 浙江省杭州淳安人 邵清华 (1918~2013) 江苏省常州武进人 邵锐 (1480~?) 浙江省杭州余杭人 邵勉力 吉林省通化通化县人 邵文斗 (1918~1943) 河南省人
思南县更多人物
黄宗洪 肖炳焜 (1914~1942) 抗战英烈 旷继勋 (1897~1933)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高万能 土家族 邝继勋 (1895~1933) 邵容光 肖次瞻 赵朝龙
惊悉邵老辞世,悲痛中匆匆前往悼唁,得知他去得很安详,临走也不想麻烦人,其遗愿也是节俭办丧,不许收礼,遗体火化,唯一的要求是盖一面党旗。这位我县现有资历最深、功劳最大、在干部群众中威望最高的革命元老就这样平静而低调的离开了我们。
连日来,回想邵容光同志传奇、战斗的一生,思绪万千,久久难平。我们这一代人,听着他的传奇长大,循着他的教诲工作。其崇高精神曾深深的影响、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尽管只能得其皮毛,也已让我受益终生。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0人的品德和精神,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告诉给更多的人,以此缅怀他、景仰他,以他为做人的榜样,并藉此寄托我们的哀思,告慰邵老,昭示后人。
坚守信仰的楷模
邵老留给我们的第一笔宝贵财富,是他忠贞不渝的信仰,是他对信仰长期的坚守。1917年出生于贵州思南的邵容光家境尚可,上了十余年私塾,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浸淫,但他并不满足,坚持上新式学校,在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审视和对理想社会的探寻中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相信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他的这种信仰是朴素的,更是坚定的。
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信仰,才使他在-中坚持斗争,坚持找党,从不屈服,从不叛党。邵老入党在白区,工作在白区,战斗在白区,注定了他的革命生涯颠沛流离、九死一生。1939年1月,他加入思南党的地下组织,以教书作掩护,开展农运工作,通过办农民夜校等形式对贫苦农民进行革命教育。1940年7月,思南地下组织被-反动派破坏,地下党员大部被抓,邵容光同志也被悬赏缉拿,他昼伏夜出、东躲西藏,宿草堆树丛,岗楼瓦砾,隐蔽一个多月后潜入贵州铜仁、湖南芷江等地,一边躲避追捕,一边寻找党的组织。1940年9月,他化名陈朝柱考入贵州农业改进所植桐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贵州印江县任植桐推广员,工作仅半年因身份暴露转移到铜仁任油桐产销调查员,两个月后又被发现,与抓捕的敌人“擦肩而过”,再次躲过一劫。1941年8月,他化名邵明远到铜仁大铜喇汞矿当“查工”,每天检查矿洞生产情况,宣传抗战形势。由于矿区没有党的组织,他又化名陈学斌到遵义排军乡金堂小学和四面山小学任教,开展革命活动。1946年8月来到重庆璧山私立亚洲中学,1947年初随秦禄廷同志到石柱从事地下活动。为躲避追捕和寻找组织,他先后“转战”三省,从事过近十个职业。在这期间,不少同志牺牲,不少人自首变节,但他始终坚持信仰,不为艰苦环境所动,不为-功名所诱,虽九死犹未为悔也。在贵州植桐训练班,全班都要求加入-,只有他并动员另一名同学没有参加;在遵义42兵工厂,由于要加入-才能入厂,他断然放弃了工作机会。
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信仰,才使他坚持以打击反动政权为已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开展地下游击战争,铸就了他的传奇经历、跌宕人生。1947年2月,他化名谭诚在石家小学任教员,以“民主战士联盟”的形式发展群众组织。至5月,因盟员被捕,他化装与秦禄廷、秦耀文等同志一道撤退至丰都隐蔽。随即又按组织要求返回临溪,化名冉隆全到盟员家以做长工作掩护坚持地下斗争,为避免暴露,他很少说话(因口音不同),专做重活、笨活。十冬腊月、数九寒天睡猪圈上面,夜间从事地下活动。1948年1月,组织开展了第一次武装斗争,火烧湖北太平镇地主汪忠海的房屋夺得0。地下武装在利川自卫队追击下退至丰都潜伏,他因生病转移到盟员易维刚父亲家躲避,白天由易父用背篼(以干猪草掩盖)藏在岩洞,晚上再背回家,这样长达两个月逐渐康复。病愈后他将石、万、利边境地区的地下武装联成一片,任石万利边区-,组织开展了第二次武装斗争,借“单刀会”之机镇压了黎家袍哥大爷杨义芳两兄弟,组织攻打黎场乡公所和鱼池乡公所,袭击了-反动派楠木丫哨所,并成功抵御了-反动派保安团谢可成一个营兵力近5个月的围剿,取得了显著的战果,壮大了游击队的声威。1949年10月,他又率领游击队在黎家截击-残部,配合解放了石柱。他在这个期间的战斗经历,在临溪石家一带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信仰,才使他能够坦然面对解放后受到的各种不公正对待,从没有丧失共产主义信念和对党的信任。建国后,他在历次运动中都受到了冲击,多次被降职、批斗。即使这样,也从来没有听到他对0说半个“不”字,对党有半句怨言,说党的不好。
为着信仰,邵老经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也因有了信仰,他的一生过得充实而丰富多彩。
清正廉洁的标杆
邵老留给我们的第二笔宝贵财富,是他的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是他大公无私、百分之百的清正廉洁,堪称第一。
建国初期,他曾担任县委宣传部长、西沱区委-、县医院院长。1962年至1983年,他先后担任副县长、县革委会副主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这期间,他一直处于不同的领导岗位,一直坚守清廉。
他的清廉,表现在他坚持拒收任何礼金,自觉 社会风气庸俗化、功利化的不良趋向。邵老不收礼是出了名的,不管什么时代,他都会拒送礼人于门外,还会把来人狠狠地训一顿。这种作风他保持了一生,直至身后他都告诫后辈不得收礼。
他的清廉,表现在他的大公无私,从不占公家半点便宜,从不多拿一分一厘,从不拿别人一针一线。他下乡从不到饭馆吃饭,如果因为工作需要在群众家里或单位食堂吃饭,他从来都会折价付钱、给粮票。
他的清廉,表现在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私利。邵老早年在贵州成婚,因从事革命工作,长期与妻儿隔绝,没有音讯,直到解放后,才将他们接到身边,孩子十多岁才得以相见。尽管他努力弥补长期缺失的亲情,但他从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办事。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严加教育,关心他们的成长,要求他们进步,但不允许有任何特权思想和行为。
他的清廉,还表现在他对自己生活的严格要求上。不管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相当朴素,衣服补丁连补丁,吃饭相当节俭。在单位食堂,规定吃多少他只吃多少,从不多吃。离休后,他和老伴还常常捡剩饭、馒头喂鸡养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考虑到他行动不便,组织上给他送了一座轮椅,但他就是不要,硬是让家人退了回去。
一心为民的公仆
邵老留给我们的第三笔宝贵财富,是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为人民服务的事业。
革命斗争年代,他扎根于群众之中,是他们的保护才让他躲过一次次危险,他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据与他共事的人回忆,他算是一个“模范典型的革命人物”,在偏远的学校教书,“在农民和学生中有极高的威信”。这种威信靠他长期艰苦经营得来,在那里,他自编教材,不收学生学费,学生随来随教,还分别到学生家中上课,平时代为农民办事,为他们写信,算帐,帮助种田,颇受贫苦农民欢迎。到工厂求职,他主动申请当矿工。在从事地下工作期间,既是他与反动势力顽强斗争的时期,也是他为贫苦工农和学生热心帮助、倾情服务的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时时以群众的利益为重。由于经常深入基层为农民办事,实事求是的为农民着想,替农民说话,“-”、“反右倾”时他被指为思想右倾,有片面的-思想,工作有事务主义倾向,受到批判,但他并不因此改变自己对群众的态度,真正与群众血肉相连、心心相印,一辈子想着为农民增收,让农民日子过好一点。他发展过苎麻,种过双季稻,人工饲养芽虫,培栽五倍子……探索和实践农民致富门路,为农民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离休后,他仍每时每刻关注着人民群众的冷暖和安危。他坚持收集各种致富信息,一遇在职领导,总是不厌其烦的推荐致富项目和信息。我到人大时,他已85岁高龄,其后每年去探望他,他都会关切地询问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收入情况,反复念叨哪些项目好,应该大力发展。他对自己非常节俭,甚至可以说是吝啬,但每当党和国家遇到灾难和困难,他都十分关注,并慷慨解囊。灾荒年,他常把自己的钱粮分给挨锇的人,资助过不少穷人;2004年爆发“非典”,他十分着急,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0元,让子女尽快寄至国家卫生部;去年我县“七五”洪灾期间,年老多病的他仍坚持捐款1000元,资助受灾群众。
持正守节的典范
邵老留给我们的第四笔宝贵财富,是他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品德,是他持正守节、情趣健康的品行,是他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他面前,任何不规范、不健康的言行都无所遁形。
在我的印象中,他从不随声附和,从不人云亦云。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年代,他认准了共产主义就不再改变,从未想过变节,从未做过叛党和出卖同志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如果斗争需要,地下党员也可以加入-,但他就是坚持不加入。在文革-期间,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屈服于权威,不为生存而放弃气节,不为过关而出卖0人的良知,这使得他在每一次运动中都受到冲击,吃尽苦头。离休后,他仍然保持“犟老头”形象,看不惯的人要问,看不惯的事要说,始终保持一身正气。
在我的印象中,他还从不抽烟,从不喝酒,除了工作,几乎没有其他嗜好。不管是艰苦的斗争年代,还是革命成功后的和平时期,他都坚持过“苦行僧”般的生活,从没有被灯红酒绿所0,被美色财气所俘虏。一辈子从一而终,从没有在生活作风上犯错误,没有腐化堕落的行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品行。
勤奋学习的榜样
邵老留给我们的第五笔宝贵财富,是他与时俱进、不断求索的品德,是他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对于时时处于危险境地的地下工作者来说,难能可贵;对于身处繁杂建设环境的领导干部来说,难能可贵;对于一个贻养天年的高龄老者来说,更难能可贵,但他都做到了。在躲避敌人追捕和寻找党组织的艰苦岁月里,他随身携带的是联-史等进步书籍,每到一处,他都想方设法通过邮局订阅新华日报等报刊,如饥似渴地学习。离休后他坚持做到人退思想不退,长期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党报党刊,经常手不离卷。即使是视力减退后,他仍然拿着放大镜看书看报,坚持剪报收集资料,一直坚持到去年自己实在是不能看了,还要子孙给他读书读报。
邵老就是这样,以毕生信念书写生命传奇,以崇高品德成就辉煌人生。他实在算得上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党和人民事业的人。
同名人物:邵容光 贵州省铜仁思南县 [当代]
邵姓名人堂邵晔 (946~?)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人 邵友濂 (1841~1901) 晚清重臣 浙江省宁波余姚人 邵泳 邵燕君 北京市人 邵叔齐 邵素云 香港人 邵晋藩 (1914~1989) 上海市浦东人 邵延安 (1927~1973) 辽宁省营口盖州市人
石柱县更多人物
李宽文 黎永定 (1916~1949) 邵容光 白仲山 秦禄廷 (1912~2002) 蒙和平 刘学普 黎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