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诗言,气象学家 1919年8月1日生于浙江嘉兴。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
为我国天气预报业务的建立、发展和培养大批天气预报专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20世纪60年代为我国“两弹”试验提供了准确的气象保障,先后荣立一等功和二等功。对中国寒潮和梅雨的研究划分了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指出长江流域的梅雨与东亚的北半球大气环流突变有密切关系。最早将卫星资料用于我国大气分析和预报,提出东亚季风独立于南亚季风、两者又有密切关系的观点。系统研究中国暴雨活动规律、机制和预报,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指导作用。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陶诗言院士在国际大气科学界享有崇高的声望。20世纪60年代日本《气象纪要》杂志的一期有一半以上篇幅登载陶诗言院士的学术论文。他还多次应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邀请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1978年10月陶诗言先生作为会议主席主持召开了由WMO组织的有5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台风会议;1987~2003年一直担任中美合作项目(“大气二氧化碳增加引起气候效应”的研究)的中方首席科学家;1977~1996年任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1988~1992年任第四届国科联和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联合科学委员会(JSC)委员。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代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陶诗言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2月17日14时1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田在艺 (1919~2015)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陕西省渭南 汪家鼎 (1919~2009) 中国科学院院士 重庆市城口县 汪闻韶 (1919~2007)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苏州 施雅风 (1919~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南通海门 王守武 (1919~2014)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苏州 + 更多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2年)去世的名人:屠守锷 (1917~201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湖州吴兴区 邵象华 (1931~201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杭州拱墅区 吴建屏 (1934~201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苏州太仓 潘家铮 (1927~201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绍兴 母国光 (1931~2012) 中国科学院院士 辽宁省葫芦岛 马大猷 (1915~2012)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 + 更多公元2012年去世的名人》
陶姓名人堂陶慧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人 陶涛 (1977~2013) 上海市人 陶立功 (1919~2012) 贵州省铜仁德江县人 陶湘 (1870~1940) 江苏省常州天宁人 陶云鹤 (1913~1926) 安徽省合肥人 陶治国 山东省烟台市人 陶代荣 土家族 湖南省湘西州永顺人 陶洁 浙江省绍兴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物介绍茅以升 (1896~1989) 中国科学院院士,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竺可桢 (1890~1974) 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苏步青 (1902~200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 陈景润 (1933~1996)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梁思成 (1901~1972) 梁启超长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 李四光 (1889~1971)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 童第周 (1902~1979) 著名实验胚胎学家 梁思礼 (1924~2016) 梁启超第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
嘉兴更多人物
许姬传 (1900~1990) 浦霖 朱熊 (1801~1864) 嘉禾八子 徐骝良 (1878~1942) 张履祥 (1611~1674) 冯汝弼 (1498~1577) 张天方 (1887~1966) 冯应榴 (174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