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模(1835—1902),字方之,一字子方,秀水(今嘉兴)人。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初任甘肃文县、皋兰知县,光绪元年(1875)冬任秦州知州。十年署甘肃按察使,次年擢直隶按察使。十四年迁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十七年迁新疆巡抚,后署陕甘总督。二十六年调两广总督。
陶模祖籍江西浔阳,先世以武职自汴京(今河南开封)扈从宋高宗南渡,屯守秀州(今嘉兴),遂定居嘉兴北郊金桥。宋亡,迁居嘉兴郊区王江泾。陶模自幼家贫,一边读书一边操劳家务,把母亲纺织的丝绸拿去市集上变卖,以维持生活。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嘉兴,陶模一度在太平军中从事杂役。早年刻苦读书,诸子百家无所不窥。文宗桐城派,不喜八股文章,以为“祸乱之基由于人心不正,空言文章”,立志用世治国。入仕后专心务实,以清廉干练知名。任秦州知州时,大旱,饥民数十万,于是拿出积累的俸金并公款4万余两,设立粥厂,修建养济院,增义田抚恤孤儿寡妇,以救济灾民。又在州南筑堤浚池,兴修水利,并在堤上广栽树木,人称陶公堤。任甘州知府时,豁免各县按例供奉的钱财,左宗棠向清政府奏称陶模“治行第一”。调补新疆迪化州知州。时迪化-尖锐,社会-,民户寥落,陶模采取安抚政策,减轻田赋,团结回、汉人民,使边城得以安宁。任新疆巡抚时,在罗布淖尔北筑蒲昌城,南设屯防局,组织回民前往定居、开发,扩展行政建制。英军侵占我国领土坎巨提,陶模镇定交涉,终使坎巨提归属祖国。嗣后练兵筹粮,严密防守。俄国强借我国巴尔鲁克山逾期不还,陶模据约力争,终得归还。光绪二十二年(1896)向清政府上疏,请求政府励精图治,认为“国强弱视人才”,建议停捐例、汰冗员、破除旗兵积习,禁止士大夫吸食鸦片;设立算学、艺学等教育课程;废武科考试,变练兵操法;选拔勋旧子弟游学各国,培植工艺等。治理新疆近10年,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抵御外侮有功,并为发展南北疆交通,分道测绘地图,勘察各类矿藏,积极准备建设开发,因限于条件未如愿。对于西北少数民族问题,特别是回民起义,陶模也曾率军镇压,但以安抚为主。在新疆组织回民读书、学习汉语,以进行民族交流,民族关系得以缓和。二十七年在两广总督任内,主张维新,曾派吴稚晖率领学生赴日本留学。其子葆廉更以 自居。陶氏父子喜阅革命党人陈少白主编的《中国日报》(社址在香港),并与留日革命党人沈翔云等相交往,受他们影响很深。在广东安定社会秩序,推行开明措施,向清政府上疏请求裁减宦官,认为“变通政治宜务本原,本原在朝廷,必朝廷实能爱国爱民,乃能以爱国爱民责百官;必朝廷先无自私自利,乃能以不自私自利望天下。转移之道,一曰除壅蔽,一曰去畛域,一曰务远大。朝廷当以身作则,克己胜私,否则虽日言变通,无由获变通之效。”所言皆人之所不敢言,切中清政府腐败政治的要害。
陶模自知县至总督30余年,尤以治理西北边疆政绩最著。甘肃文县当时编的县志立有陶模生传。兰州、迪化建有专祠。光绪二十八年(1902)病逝广州后,赠太子少保,谥勤肃,归葬嘉兴郊区荷花乡顾店桥,墓今已无存。著作有《陶勤肃公奏议》12卷、《养树山房遗稿》2卷。
陶模相关清朝新疆巡抚清朝两广总督
人物关系:
儿子:陶葆廉 (1862~1938)
同年(公元1835年)出生的名人:贺贵发 (1835~1911)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 宋士信 (1835~1896) 黑龙江哈尔滨阿城 松方正义 (1835~1924) 明治九元老之一 亚洲日本 卫汝贵 (1835~1895) 清末淮军将领 安徽省合肥 张敦杞 (1835~1880) 陕西省安康岚皋县 + 更多公元183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2年)去世的名人:钱应溥 (?~1902) 浙江省嘉兴 徐树兰 (1837~1902) 浙江省绍兴 丰绅 (1825~1902) 黑龙江哈尔滨双城 杨儒 (?~1902) 辽宁省 景廷宾 (?~1902)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 马盛治 (1844~1902) 广西自治区梧州蒙山县 + 更多公元1902年去世的名人》
陶姓名人堂陶镕 (1865~1924) 安徽省六安舒城县人 陶大临 浙江省绍兴人 陶玉玲 江苏省镇江人 陶泽如 江苏省南京人 陶玄天 (1906~1968) 广西自治区来宾金秀人 陶珞依 安徽省合肥人 陶树才 (1918~1945) 广西自治区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 陶文瑜 江苏省苏州人
嘉兴更多人物
戴国权 (1926~1988) 沈骊英 (1901~1941) 黄宛 (1918~2010) 杨石朗 (1915~2000) 祝萃 (1452~1518) 朱国柱 金问洙 (1891~1964) 谈迁 (1594~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