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菊生
(1863~1934)
余菊生,宁乡县双江口人,清同治二年(1863)生。原以裁缝为业,后从师花鼓戏艺人鲁文智,先攻旦行,后习丑、净,文武埸皆精,是鲁文智“怀德堂”科班100余艺徒中,湘剧花鼓戏艺技全面的佼佼者。清光绪中期他与师兄杨冬梅至西湖传艺。客居南县期间,先后在老油闸、沙港市、六盒堂、百盒堂等地科班带徒,尤以百盒堂科班影响最著。清宣统二年(1910)他在华容兰窖带出名徒杨保生,使其成为西湖二三十年代出名小生之一。他又遵鲁文智遗愿,将师弟蔡教章辅佐成器,使其为近代花鼓戏艺坛举足轻重的艺人。1932年,余菊生已疾病缠身,尚在南县蔡园子课徒40余人,培养了赵长生等艺人。在西湖从艺之时,正值长沙花鼓戏艺术日趋成熟之际,他曾发展了花鼓戏的折子功,首创西湖调(正官调的支流)的败韵。更为突出的是他将一批湘剧大本戏如《剥皮墩》、《大赶子》、《乌盆记》等移植成花鼓戏,加速了西湖花鼓戏从打锣腔向弦子调(西湖调)的过渡。余菊生曾多次以“云华班”“复胜班”等名起班,还先后在湖北、安乡等地搭班,活动范围已达澧水流域。
他人品正派,不苟言笑,待徒严而不苛,在艺徒与同行中,威望很高,被人视为鲁文智的戏曲事业的正统继承人。余菊生虽文化程度不高,但能识辨古僻怪字。他艺技娴熟,教授有方,在同时教徒一二十余人时,能从喧闹中准确发觉并指出某人的唱念、身法或排场的错误。
1934年,余菊生卒于宁乡。
同年(公元1863年)出生的名人:萧海波 (1863~1954)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 刘承恩 (1863~1922)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 顾英明 (1863~1944) 广西自治区玉林北流市 黄寿达 (1863~1936) 广西自治区玉林博白 何达启 (1863~1931) 海南省琼海 + 更多公元186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秦汉三 (1883~1934)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 程翠霖 (1907~1934)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罗碧珊 湖南省长沙市 李梅羹 (1901~1934)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何振吾 (1900~1934)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罗鑫 (1901~1934)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 更多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
余姓名人堂余道均 (1907~1933)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人 余冠英 (1906~1995) 江苏省扬州人 余光奎 (1907~1942) 上海市人 余通化 浙江省宁波镇海区人 余靖 (1000~1064) 南粤先贤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人 余雁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人 余培锡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人 余为霖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人
宁乡市更多人物
周乔生 (1890~1952) 陶之典 (1622~1711) 陈家鼎 (1875~1928) 黎兆枚 (1872~1922) 刘先俊 (1882~1911) 王燮权 (1924~2013) 王坦修 (1744~1809) 岳麓书院 甘泗淇 (1903~1964)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