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藻华(1913—2000),原名振驺,号香雪堂,广东省新会县人。余藻华曾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州市荔湾区政协常委。他一生谦逊勤奋,早年在广州西关以生产酱油等食品驰名的兴隆街一带,从事商业活动。1976年起参加荔湾区政协活动,以其丰富的诗词与渊博的文史知识和深厚的国学基础编写《荔枝湾史话》,经广州市政协《广州文史资料》刊出、中国新闻社选用,传扬海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因楹联“抗战英雄争瞻仰,倒悬民众庆昭苏”挂上街头而闻名。他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进行自学和创作。他认为,写诗要有时代气息,情要真、意要新、味要厚、感染力要强。他还提倡“通俗易懂,典故活用,能为读者理解”。山西大学罗元贞教授与他神交数十载,认为“余老之诗才甚高甚富,时事诸篇,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皆正确全备。抒情酬对之作更富情味,读之手不思释、甚喜甚佩、六十年间,惟见足下一人而已,故不辞冒昧,频频寄稿。古人云:得一知己可以无憾也”。余藻华与罗元贞素未谋面。20世纪80年代,国人十分喜看印刷精美的日历,因此余老每年特意广为收集,精心挑选,作为迎春礼品寄往山西,互致问候。罗元贞于1976年在余藻华64岁生辰时曾写词一首相赠。
南粵诗人张采庵与余藻华在荔湾区政协文史委、诗书画室和区文联长期共事,也以书赠余藻华云,“玉材返璞原非易,吾道因君遂不孤。”20世纪90年代初,94岁老诗人张可廷给余藻华赠诗云,“回从泛斗访诗俦,各有千秋据上游。阅尽江山经海域,章台走马见骅骝。”
余藻华是广州荔苑诗社创始人之一,第三任社长。他以其写作的体会与经验,编成《回文诗词略论》《诗钟举例》《屑玉新声》《香雪堂吟草》《香雪堂联语》等作品,对中青年一代起启蒙作用,为诗联作者提供参考资料。他平易近人,助人为乐,对登门求教者无不热情接待。他与省、市书法名家紧密合作,故其诗联作品,遍布国内名山大川和寺院。1987年春节前夕,他主动为兴龙街的连元大街百多户居民,撰写不同内容的春联100多副,歌颂新社会、新风尚,促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广州日报》于年初二通栏报道并加评介,一时传为佳话。
余藻华是中华诗词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他曾为澳洲悉尼的中国园题联四副,其一曰:“移来十亩西湖水,浇出千丛上苑花”,为颂扬祖国锦绣山河,增进中澳人民友谊作出了贡献。
经数十年苦练,余老的书法已有相当高的造诣。其作品先后在广东文史馆和中国民主建国会选人北京参展,有两帧书法作品为广东新会县博物馆收藏。他手书的《六祖坛经精简》先后由香港何耀光和黄球刊印,并收入《至乐楼丛书》。
余藻华于2000年病逝,享年88岁。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杜蔚文 (1913~199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罗广荫 (1913~1988)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杜明昭 (1913~1966)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丘松学 (1913~1991)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 朱杰勤 (1913~199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更多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0年)去世的名人:简锡兴 (1915~2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阮绍麒 (1925~2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江焕章 (1913~2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钟煜明 (1919~2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李中流 (1937~2000) 广东省东莞市 王文 (1918~2000) 辽宁省沈阳辽中区 + 更多公元2000年去世的名人》
余姓名人堂余韶 (1891~1962)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人 余日宣 (1890~1958)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人 余士珍 (1916~1938)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人 余经邦 (1896~1932)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人 余匡复 浙江省杭州人 余东雄 (1893~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 余少春 (1894~1945) 江苏省南通海安人 余光中 (1928~2014) 江苏省南京玄武人
新会更多人物
汤凯旋 李锦裳 (1862~1922) “李锦记”品牌创始人 周君实 廖华轩 (1913~1985) 区乾 (1907~1958) 谈庆麟 (1941~1995) 梁思成 (1901~1972) 梁启超长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 李亿中 (1910~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