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希宁 山东潍坊人,生于1913年。1936年毕业于上海新华专业,受业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等。现任山东艺术 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院长 。 于希宁先生是具有诗、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艺术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曾在北京、日本、新加坡、香港 加拿、美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讲学。为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山东省人大常委。曾任第二 、三 四届中国美协理事、山东省美协主席等职。1998年山东艺术学院设立“于希宁中青年教师艺术奖励基 金。” 出版有《北魏石窟拓片选》、《牡丹画谱》、《殷周青铜花纹演变初探》、《论画梅》、《写意画花》、《于希宁花卉技法》、《于希宁画辑》、《于希宁画集》、《于希宁诗草》、《荣宝斋画谱.于希宁》、 《于希宁手拓黄宾虹藏秦汉印失遗》、《中国近代现代名家.于希宁》等专著。
1913年出生于山东潍县。于家世代以翰墨著称。诗文歌赋,传名于后世者,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书法与绘画方面,更是出了不少人才。也许是世传,于希宁幼小的心灵对美有着独特的感受,对画画更是满腔热情,常常是废寝忘食。
1933年于希宁考上了上海新华艺专,带着一腔热血,带着父辈和老师们的期望来到上海,就读于上海艺专国画系,从此他在黄宾虹、潘天寿、朱闻韵、俞剑华、汪声远等国画大师身边学习花鸟、人物、山水、走兽、书法诗词、篆刻和绘画史论。
1947年,84岁高龄的黄宾虹先生又在他所做的《百梅图卷》上题句云:"宋元士大夫纯以书法入画,平寿有道,深明篆刻,此帧得古籀遗意矣",这是对学生弟子求艺之道的高度评价,也是点拨写意花卉要津,"纯以书法入画"--尚有不足,还必须具备全面修养,"深明篆刻",尚可步入堂奥。其后,于希宁无论治印、作画,始终沿秦汉之道,其沉雄博大、苍古厚重助艺风,与宾虹师谆谆教诲分不开。大学时的于希宁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36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张天奇、顾坤伯两先生合办的上海奇峰国画函授学校担任花鸟教学工作。这是一座私立学校,当时经济很困难,每月的薪水很少。家里每月都要寄给他一笔钱。有一天,于希宁的父亲来看他。一见他住的房子里只有租来的一个单人床,一个破旧的写字台,一把椅子。一问才知道,家里寄来的钱全被于希宁买了纸、笔、书等学习用具。父亲离开上海时给儿子买了一把好椅子。这把椅子于希宁一直带在身边,这是父亲留给他向唯一财产,陪伴着他进行终生的艺术创作。
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成立、社会的大变革使传统的中国画进退维谷。时代呼唤着敢于革新的中国画闯将。于希宁开始他第二次负笈南下。从山东奔赴南京,再次求师俞剑华先生,重新投入中国美术史的研习进修借以寻求中国画的革新之路。美术史研究、艺术古迹考察双管齐下。理论求索、创作实践齐头并进。为了搜集素才,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真正是"读遍天下名著,遍历天下名迹"。
-开始,于希宁也和众多的艺术家-样,被游斗,被关入"牛棚",被停止作画。但他不悲观。不气馁,严峻的社会现实丰富了他的认识和感受。他要表现毛泽东的《咏梅》里那铁骨冰心的精神情操,((俏不争春)、《漫天飞雪》、《山花烂漫》等作品中那些高尚的形象充分表现了梅花的品格,也是画家精神的写照。
198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评选的消息,梅花以其古仆典雅和傲雪报春的精神,获得选票最多。消息传到胶东半岛,那时于希宁先生正客居烟台,几十年来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在心灵的深处酷爱着梅花。于先生当即挥笔作画,并题诗抒怀:"神州朗朗日暾暾,雪海香涛透国魂。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张至煜 (1913~2000) 浙江省宁波 张建关 江苏省镇江丹阳市 刘世湘 (1913~199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张太生 (1913~198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 姚国民 (1913~20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 更多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于姓名人堂于腾 (1832~1890)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 于文德 山东省人 于湘 (1918~1983)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人 于晓威 辽宁省丹东宽甸人 于林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人 于翼 (?~583) 河南省洛阳市人 于省吾 (1896~1984) 古文字学家 辽宁省鞍山海城市人 于春圃 (1918~2000)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人
奎文区更多人物
于敏 (1914~2014) 中国著名电影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谭旭光 邢慧娜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沈学仁 张同俊 (1907~1975) 王兆恭 (1903~1929) 陈雪梅 李文忠 (1941~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