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沆(1617-1678),字子餐,号灏亭,余杭人。顺治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先后担任兵科、吏科、户科、刑科给事中,太仆寺少卿,金都御史,宗人府府丞,左副都御史等职务,最后官至仓场侍郎。在“武臣以命报国,文臣以言报国"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加上严沆所担任监察职务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严沆政治活动主要是以向清政府提供建议为主,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两次上 书 。
严沆在担任兵科给事中之初,就应诏上 书 ,针对廷议时大臣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下的陋习,提出要改进办事程序。具体来说就是"事在某部,满汉堂官先尽心酌量",然后再在廷议时讨论其处理方法是否可行;对于涉及地方事务的,他也要求大臣不得将其推诿于地方的总督、巡抚。顺治帝对此赞赏,要求大臣照严沆的建议办理。严沆的这套廷议程序,影响深远,直到清末还在沿用。
清政府在地方军事设置上,有直属于朝廷的驻防八旗和属于总督巡抚分别管辖的地方军队,即督标与抚标。由于驻防八旗战斗力较强,地方上的督抚遇到需要用兵之时,动辄请用驻防八旗。严沆认为,这种专用驻防八旗的作法不仅劳师縻饷,而且容易使督标与抚标流于形式,战斗力日益削弱,无法起到与驻防八旗互为补充的作用。由此,他提出清政府应加强督标与抚标的建设,精选士兵,充足编制。此后,督标与抚标在维护地方治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严沆也非常关心百姓疾苦。清初,南、北水驿借口运送官物,随意抓丁充役,途中又强占民居,百姓对此怨声载道。为此,严沆特地上 书 要求清政府严厉禁止这种扰民行为。
严沆擅长于诗文,为"西冷十子”之首。著有《北行日录》《皋园诗文集》等书。
来源:《杭州历代名人》 作者:夏卫东
同年(公元1617年)出生的名人:王玉壂 (1617~1706) 浙江省杭州富阳 曹尔堪 (1617~1679) 上海市松江 曾亨应 (1617~1645)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林时益 (1617~1678) 江西省南昌市 刘楗 (1617~1679)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 + 更多公元16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78年)去世的名人:林时益 (1617~1678) 江西省南昌市 文可黼 (1605~1678)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 马铨 (1596~1678) 湖北省武汉江夏区 康熙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1653~1678) 康熙帝第二任皇后 北京市东城区 陈寔 (1606~1678)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 固伦雍穆长公主 (1629~1678) 辽宁省 + 更多公元1678年去世的名人》
严姓名人堂严寅恭 (1816~1858) 广西自治区梧州长洲区人 严迪昌 (1936~2003) 上海市人 严庆云 陕西省汉中勉县人 严庄 严粲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人 严诗金 (1943~1962) 革命烈士 重庆市潼南区人 严章 (1928~1949)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人 严婷 (1975~1997)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人
余杭更多人物
王公道 (1909~1981) 凌封 褚无量 (646~720) 严沆 (1617~1678) 梁实秋 (1903~1987) 作家、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盛震叔 (1912~1955) 陈元赟 (1587~1671) 丁振麟 (1911~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