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1915——1941),字俊宽,今会宫镇晓春村人。史伟幼时在家读私塾,12岁时进浮山中学,后在芜湖、南京等地上学,民国24年毕业于安庆保罗中学。史伟少年时就敬慕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等人。后来最爱读鲁迅的小说和文章,以及一些进步的刊物,因而接受了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逐步走上抗日爱国的道路。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得寸进尺,向华北内地入侵。时史伟在南京的安徽中学读书时,就在校内墙报上写了很多宣传抗日救国的文章,抨击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和出卖民族利益的行径,并揭露学校当局的-不法行为,被开除出校。
民国25年,史伟就读于北平大学俄文进修班。在校期间,他组织抗日歌咏活动,成立韦里基(俄文译名)歌咏团,用歌声唤醒民众,激发青年,推动爱国抗日斗争。同年8月,史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党组织分配他到民族先锋队,担任《我们的生活》刊物主编。他接受任务后,积极工作,力求刊物思想内容丰富,战斗力强;注意编排形式新颖,版面美观醒目;从看稿、、看清样到处理来信都亲自动手。所以,《我们的生活》在宣扬革命思想、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方面,曾起着巨大的作用,受到广大青年群众的热烈欢迎。
民国26年七七事变发生,史伟被中共和民族先锋队派到山东军阀韩复榘所办的训练班里工作。他在北京前门车站与四弟史照临别时说:“努力去干,将来在坟墓里来看我!”不久,华北山河渐次沦入日军之手,中国共产党号召北方革命青年,拿起武器,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史伟响应这一号召,奔赴鲁西北,在馆陶、临清两县农村中,深入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发动群众,在短期内组成800多人的抗日自卫队,他任大队长。他在馆陶、临清一带与日军开展殊死的战斗,给日军以严重的打击。
民国30年春,一天夜里,史伟亲自带领战士到敌防地侦察敌情,不料在临清西南一个村庄里与日军巡逻骑兵相遇,当即发生激战;因敌我力量悬殊,史伟为掩护同志撤退,自己担任后卫,不幸被捕。敌人将其剥光衣服,绑吊在马脖上,解入临清城内。敌人用各种酷刑拷打,史伟始终没有吐露只字,并大骂日寇和汉奸,历数他们种种罪行。不久被敌人杀害,年仅26岁。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赵荣声 (1915~1995) 安徽省安庆太湖县 赵金海 (1915~1985) 安徽省安庆太湖县 黄太溪 (1915~1948) 安徽省淮北濉溪 晋德明 (1915~1964)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 黄立 (1915~1948)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 + 更多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荣月泉 (1868~1941) 江苏省无锡滨湖区 施宗淑 (1891~1941) 江苏省南通通州 王拔粹 (1867~1941)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 江福喜 (1890~1941)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 方振武 (1885~1941) 安徽省淮南寿县 严为干 (1910~1941)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 + 更多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
史姓名人堂史光柱 一级战斗英雄 云南省曲靖马龙区人 史文祥 (1928~1977)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人 史敏 (1917~1994) 辽宁省铁岭昌图人 史文彬 (1887~1942)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人 史绍熙 (1916~2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无锡宜兴人 史玉清 陕西省西安新城区人 史文中 江苏省无锡人 史铸 浙江省绍兴人
枞阳更多人物
吴中瑞 (1913~2013) 史迁 (1902~1943) 余光烺 (1897~1980) 黄晔 安徽海神黄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锋 (1990~2020) 徐金祥 (1886~1910) 陈雪吾 (1902~1933) 黄洞忱 (1878~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