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衡(240-300):字德平,号衡再(按《辟雍碑》)。陈郡阳夏人。西晋三品大臣、文学家,谢安祖父,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时已为博士,并于278年所立之《辟雍碑》上有记载。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为守博士(《晋书》卷二〇《礼志》中),惠帝元康元年(291年)为国子博士(《晋书》卷四〇《贾谧传》),旋迁国子祭酒(《晋书》卷四九《谢鲲传》),元康中擢太子少傅,太安元年(302年)为散骑常侍(《晋书》卷二〇《礼志》中)。
品行与学识
《谢鲲传》谓“以儒素显”;《世说新语·文学》“卫玠始渡江”条注引《晋阳秋》谓“晋硕儒”;《晋书》卷五一《王接传》谓“博物多闻”。
谢衡的学识和官守是一致的,以儒学为宫,遂以显名。见于《晋书》卷二〇《礼志》(中)、《宋书》卷一五《礼志》(二)以及《通典》卷八九、卷九〇的谢衡资料,均为议论丧服之文。谢衡学行是笃守传统的儒宗,看不到一点元康名士的玄学气习。这样的人,显然不会为时所重,为士流所倾心。
谢衡也从事了一个很累的职业,就是担任晋朝的洛阳太学校长。当时的洛阳太学,继承汉朝传统,教的是孔孟儒家思想,但是社会上,特别是上层社会流行的是被儒家视为异端的老庄玄学,因此,虽然也是中央级公务员,但精通儒学的谢衡在官场里是个异类,大家敬而远之。
玄学和儒学,都是源自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大家各有所长。玄学侧重个人的精神追求,儒学侧重国家精神。儒家思想自认为自己在“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独步天下,实际上在“诚意、正心、修身”这三个境界,玄学比儒学高明。但是讲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比玄学高明。
朝廷虽然名义上提倡儒学,但社会主导思想是玄学。士族多是拥有广阔田园的地主,在经济上不成问题,所以放达务虚的玄学压倒了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精不精通玄学也成为高级公务员的认证标志。儒学家族如果不入玄风,就产生不了为世所知的名士,也就不能在官僚阶层中占有一席之地。
儒家学问实际上是穷人学问,是入世学问,也就是穷人要出头,一定要摒弃绯闻,管好家属,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因为穷人不在权力范围这个“世”里,所以要入世。可是士族本来就在这个“世”里,一出生就是当官的命,再好吃的东西都会吃腻,所以要解困,要出“世”,要学提倡“出世”的玄学,所以玄学是富贵哲学,因为穷人没“世”可出。所以,真正进入高层,就必须玄、儒兼修。
谢衡的大儿子谢鲲,也就是谢安的大伯,他是个聪明人,虽然自幼饱读儒家经典,但在他毅然转型,改学玄学,融会贯通,谢安后来回忆谢鲲就说:“他如果遇到竹林七贤,一定会手拉手地进入竹林。”
谢鲲学玄后,技艺精进神速,被列为当时“八达”,也就是当时玄学界的八大天王之一,成为“名士”,获得了当权者小圈子的认可,一下子就把自己家族带进士族前列。谢鲲的转型成功,对于谢氏家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物关系:
父亲:谢缵 (214~282) 儿子:谢鲲 (281~324) 两晋时期名士、官员孙子:谢尚 (308~357) 曾孙:谢僧韶 谢僧要 谢裒 (282~346) 孙子:谢安 (320~385) 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曾孙:谢琰 (352~400) 玄孙:谢混 (?~412) 谢瑶 东晋宰相谢安长子玄孙:谢澹 (371~425) 谢该 谢璞 (374~441) 谢石 (327~389) 谢奕 (302~358) 曾孙:谢道韫 (349~409) 谢安的侄女,王羲之的儿媳谢玄 (343~388) 东晋时期军事家玄孙:谢瑍 (368~393) 谢万 (320~361) 曾孙:谢韶 (344~379) 玄孙:谢思 谢据 (304~327) 谢安的二哥曾孙:谢朗 (323~361) 玄孙:谢重 谢允 (325~394) 玄孙:谢述 (389~435) 谢景仁 (370~416) 谢铁 曾孙:谢翀
同年(公元300年)去世的名人:裴頠 (267~300)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 解结 (?~300)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 司马虨 (?~300)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贾午 (260~300)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 贾谧 (?~300) 河南省南阳市 韩寿 (?~300)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 + 更多公元300年去世的名人》
谢姓名人堂谢国光 (1880~1928)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人 谢艾 甘肃省武威凉州人 谢苍生 (1902~1937) 广西自治区贵港平南县人 谢玉安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人 谢玉强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人 谢新源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 谢道新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人 谢文坚 原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海市人
太康县更多人物
谢澹 (371~425) 李欧梵 谢景仁 (370~416) 黄霸 (?~前51) 谢涛 (393~441) 张新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谢瞻 (385~421) 谢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