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莲芳

 百家姓大全   2024-03-02 20:54     0 条评论
摘要:

魏莲芳(1910年一1998年)男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人,其父魏永发为京剧琴师。魏莲芳9岁学艺,初习老生,后随朱素云学旦角,1922年搭北京“斌庆社”学艺。1924年15

  魏莲芳 (1910年一1998年) 男 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人,其父魏永发为京剧琴师。魏莲芳9岁学艺,初习老生,后随朱素云学旦角,1922年搭北京“斌庆社”学艺。

  1924年15岁时拜梅兰芳为师(时年梅30岁),得梅精心传授。1928年19岁时,又拜王瑶卿为师,技艺精进。他进“斌庆社”是属带艺搭班演出性质,因此没有按“斌庆社”科班之字排名,当时与魏莲芳一起带艺搭班的还有李万春、蓝月春、王少楼、于连泉(筱翠花)、杨宝森等。“斌庆社”是北京有名的京剧科班之一,由著名武生俞振庭于1917年创办,曾培养了一大批著名京剧演员,有“斌”、“庆”、“永”三科,如刘斌仙、于庆林、谷永来等。

  解放后,经梅先生介绍,魏莲芳进入上海戏曲学校当上了教授,他的学生有杨春霞、李炳淑等。同时他还应邀到中国戏校和济南、大连、哈尔滨等戏校及香港中文大学等传授"梅派"戏,他那高超的梅派表演艺术,获得了广大师生们的赞许。

  表演特点

  魏莲芳和众多的著名艺术家同台演出,大部分是挎刀,也有与头牌并列的戏码。如他在北京与李万春演《霸王别姬》就是一例。《别姬》这出戏是梅兰芳与杨小楼的代表作,北京的其它演员很少敢动这出戏,但魏莲芳是梅的大弟子,况且他身材高桃匀称,扮相俊美,基本功扎实,身上边式漂亮,贴出此戏后,观众都要一睹风采,客满是不成问题的。观众看后对魏莲芳的评价甚高,相比之下李万春扮演的霸王就显得矮小,一时间李万春落得个“小霸王”的雅号。

  从师经历

  梅派大弟子

  梅兰芳先生一生中共收了一百多位弟子,为什么说魏莲芳是大弟子呢?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魏莲芳入梅门比较早;第二,他教“梅派”戏最早,而且得到梅先生的首肯,他教的弟子最多,对弘扬“梅派”艺术影响较大。因此,魏莲芳既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又是一位京剧教育家。魏莲芳一生唱“梅派”戏,教“梅派”戏,成了名副其实的“梅派”大弟子。

  拜师梅兰芳

  魏莲芳拜师的那一天,是在北京“新风楼”设的酒筵,来客中有梅兰芳的老师吴菱仙、陈德霖、王瑶卿等,还有银行界、新闻界的来宾。拜师后,每天下午四点多钟到芦草园梅家学戏。开始梅先生拿双花盆底的彩鞋让他练走旗步和跑圆场。经过一段时间基本功的锻炼之后,梅先生教他的第一出戏是《红线盗盒》,第二出戏是《霸王别姬》,第三出戏是《廉锦枫》,这三出戏给魏莲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期间,魏先生在“斌庆社”坐科,常与王少楼唱对儿戏。

  言传身教

  拜师后梅先生只要有演出,剧场第三排就是他老朋友的专座,梅先生也为魏莲芳安排了一个座位。齐如山先生坐第一个位子,魏莲芳坐第二个位子。用魏先生的话说,他有“小人缘”,齐如山喜欢他,一边看戏还一边讲给他听,使他获益颇丰。每星期不花一个子儿,可以看两场梅先生的演出。这个星期是开明戏院,下星期就是中和戏院。梅先生经常跟他讲:“要多看戏,多演戏。”梅先生不但这样说,而且还为学生创造条件,尽心尽力地来培养学生。第二年梅先生到上海天蟾舞台(今劳动剧场)演出,头一天演《御碑亭》,梅先生扮演孟月华,魏莲芳演孟的小姑子。演《虹霓关》,梅先生扮演东方氏,魏莲芳就演丫头,二本梅先生演丫头,魏莲芳就演夫人东方氏。演《樊江关》梅扮演樊梨花,魏就演薛金莲。演《太真外传》时梅先生扮演杨玉环,魏莲芳就演永兴或念奴。老师排新戏在家里讨论时,梅先生经常发动大家提意见出主意,有时还布置任务叫魏莲芳编个舞蹈什么的,让他动动脑筋。一方面是为梅先生在新戏里添点参考资料,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他们将来独立挑班,给排演新剧目打下个良好的基础。

  学艺王瑶卿

  凡是看过魏先生演出《四郎探母》的观众,对他扮演的萧太后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称这个角色让魏莲芳演活了。他扮演的萧太后既威严又帅气,在观众的心目中,已成为一绝,有"活太后"之美誉。我因年轻没有看过魏先生在台上的演出,但幸运的是,1994年泰州市纪念梅兰芳诞辰100周年时,魏先生应邀赴泰州参加纪念活动。正好这天晚上由江苏省京剧院在梅兰芳剧院演出《四郎探母》,扮演萧太后的演员赵道英(赵燕侠的弟子),知道魏老要到我家做客,她也要随行,目的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向魏老学习。胡芝风(梅兰芳的弟子)也一同前柱。下午在我家客厅里,我亲眼看到魏先生教赵道英走萧太后上场的旗步,那神态与气势真是绝了。走旗步时他的手、眼、腰、胯、臂膀、脚步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几乎全都调动起来了,是那样的协调优美,他那威严的眼神与拾步摆膀。又是那样稳重大方,使人一看就有一国之君约分量。魏老还教了胡芝风《宇宙锋》赵艳容上场的台步和身段。魏老念的京白,听起来真是美极了。他对大家说:“念京白不是会说普通话就能念好的,当初白口我不怕上韵,就怕念京白,遇到有京白的戏就到梅先生那里去请教,希望老师能教我一点窍门。梅先生要我去找王大爷(王瑶卿),说他的京白也是跟王大爷学的。我和王大爷不是外人,有亲戚关系,我的岳母是梅雨田的外孙女,我的爱人是王惠芳的女儿。有一天我到了王大爷家,王大爷问我干嘛来了,我就把老师对我说的话说了一遍,王大爷笑着对满屋子的朋友开玩笑地说:‘兰芳只管收徒弟不管说戏,净往我这儿送。'说完以后又跟朋友们继续聊天,好像把我给忘了。那么多的老前辈在场,我也不敢言语。过了好半天王大爷才跟我说:‘这些日子事儿多。我也没有工夫教你,你不是想学京白吗?我给你指条明路,以后别往我这儿来,抽点时间好好听听大宅门里旗人家的老太太、格格是怎么说话的,然后再去小户人家听那些太太、奶奶们是怎么说话的。再去听听那些“养人儿”的、放“印子钱”的那些女光棍是怎么说话的。'我听了这番话感到有些失望,王大爷看出我的心思,说:‘你别不乐意,我实话告诉你,你要是不照我的话去做,来我这儿一百回我也不理你!'”魏老说:“我那时候年轻不理解王大爷的良苦用心,只好硬着头皮照着去做。一有时间我就到处听那些人说话,听来听去还真听出一点意思来了,于是就跟在他们后面学,学着学着觉得地道了,就去见王大爷,还说给他听。大概王大爷觉得我这个小孩还可教,便说道:‘打今儿起我给你说戏,你来就是了。'后来我向王大爷学了《雁门关》、《四郎探母》、《能仁寺》等京白戏。王大爷还把梳旗头的旦角戏与普通京白的区别也给我说了,我这念京白的基础啊,就是从那儿打下的。”

  演艺经历

  初次登台

  魏莲芳一边向梅兰芳、王瑶卿等老师学艺,一边在“斌庆社”坐科参加演出,这样学到的东西很快就能在舞台上实践。1929年又正式拜王瑶卿为师,学了不少"花衫"和刀马戏。他不但“梅派”戏学得瓷实,而且刀马戏学得也相当到位。出科前后曾和杨小楼、梅兰芳、荀慧生、余叔岩、金少山、言菊朋、李万春、王少楼、孟小冬等合作演出。

  魏莲芳第一次到上海演出于虹口大戏院,剧目有《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红线盗盒》、《黛玉葬花》、《廉锦枫》等"梅派"戏。这都是梅先生亲授的剧目,可谓是正宗嫡传,于是梅门大弟子的名声,很快就在北京、上海传开了。

  传承发展梅派

  魏莲芳离开老师后,梅先生将一部分戏服和桌帏、椅帔送给爱徒,并对他说:“这些行头,我放在这儿,一时半会儿的也用不上,你先拿去穿用,省得再花钱置办。”魏先生明白这是老师体贴他,知道他刚出来唱戏没有多余的钱办行头,因为许多行头还有八成新,根本不旧。此后魏莲芳一边搭班唱戏,一边为戏校的学生、专业演员等教“梅派”戏。1939年到上海演出时,魏先生去看老师,梅先生留魏吃饭,席间梅问道“听说你给人家说戏?”魏先生不明白老师问话的用意,赶紧解释说:“是有人找我学戏,都是朋友介绍约,不好驳人家的面子,以后不教了。”梅先生忙说:“不,你得教!因为日本人日后短不了会找我的麻烦,我不唱他们也拿我没有办法,可咱们的京戏不能绝了,所以你以后还得教,不管是内行、外行,只要有学的你就教,有什么不会的你尽管来找我,我给你说。”魏先生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一边擦泪一边说:“我年轻怕教不好,给老师丢脸。”梅先生说:“你放心地教,我心里有底,只要是你教的,往后我都认!”得到老师的首肯以后,从此魏莲芳就把教"梅派"戏当作第二职业了。

  有人曾问过魏先生,你教过的学生有多少?他说一时也说不上来,只知道凡是唱“梅派”有一号的人,大概都跟我学过,反正不止一百个,其中也包括拜过梅先生的。例如:魏先生就教过"富连成"科班的学生《红线盗盒》、《廉锦枫》等戏。学生中有李世芳、张世孝、诸世芬、刘元彤等。在中华戏曲学校教过李玉茹、陈永玲等;在上海戏曲学校教过顾正秋、陈正薇等。还有言慧珠、童芷苓、吴素秋、梅葆玖、宋长荣等都向他学过戏。魏老说,不少学生是先跟我学戏,后又拜了梅先生,拜过梅先生的和我算是师弟、师妹,又为什么跟我学呢?因为他们到梅家来学戏,有时梅先生忙,抽不出时间来教他们,就对我说:“莲芳,你给他们说说!”魏先生的这番话,我从一些名演员的回忆录中得到了印证。

  人物关系:同学:杨秋玲 (1936~2009) 师侄:董圆圆 华慧麟 (1913~1964) 京剧表演艺术家师侄:杨秋玲 (1936~2009) 刘秀荣 老师:王瑶卿 (1880~1954) 师爷:陈德霖 (1862~1930) 梅兰芳 (1894~1961) 京剧“四大名旦”师爷:叶春善 (1876~1935) 谭鑫培 (1847~1917) 同光十三绝 谭派鼻祖师祖:程长庚 (1811~1880) 同光十三绝,老生三鼎甲,京剧开基创业大师余三胜 (1802~1866) 国粹“京剧”创始人之一吴菱仙 师祖:时小福 (1846~1900) 同光十三绝王瑶卿 (1880~1954) 师祖:陈德霖 (1862~1930) 陈德霖 (1862~1930) 同学:谢锐青 言慧珠 (1919~1966)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师侄:杨春霞 张洵澎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李世芳 毛世来 宋德珠 是京剧史上武旦挑班的第一人梅兰芳 (1894~1961) 京剧“四大名旦”师侄:言慧珠 (1919~1966)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芳 毛世来 魏莲芳 (1910~1998) 李玉茹 童芷苓 杜近芳 程砚秋 (1904~1958) 京剧“四大名旦”尚小云 (1899~1976) 京剧“四大名旦”师侄:毛世来 李世芳 景荣庆 程砚秋 (1904~1958) 京剧“四大名旦”师侄:荀令香 (1921~1992) 宋德珠 是京剧史上武旦挑班的第一人李玉茹 柯茵婴 李世济 杨秋玲 (1936~2009) 荀慧生 (1900~1968) 京剧“四大名旦”师侄:宋长荣 李妙春 李薇华 (1932~2014) 王紫苓 宋德珠 是京剧史上武旦挑班的第一人毛世来 李玉茹 童芷苓 柯茵婴 沈健瑾 张正芳 张春孝 王玉蓉 李玉茹 童芷苓 柯茵婴 杜近芳 刘秀荣 师侄:董圆圆 沈玉才 (1916~2004) 师侄:周长源 云燕铭 张曼玲 师侄:周婧 张君秋 (1920~1997) 师侄:董翠娜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孙盛文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 陈玉梅 (1910~1985) 江苏省常州新北区 钱钟书 (1910~1998)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江苏省无锡梁溪区 曾宪植 (1910~1989) 妇女活动家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 周立三 (1910~1998)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杭州 + 更多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8年)去世的名人:杨振雄 (1920~1998) 江苏省苏州 李庆春 (1929~1998) 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县 钱钟书 (1910~1998)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江苏省无锡梁溪区 胡海涛 (1923~1998)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 佘峻南 (1916~1998) 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 朱既明 (1917~1998)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无锡宜兴 + 更多公元1998年去世的名人》

  魏姓名人堂魏珂 甘肃省兰州皋兰县人 魏氏 魏梦云 (1866~1926)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 魏世祥 河南省开封市人 魏邦平 (1883~1935) 广东省中山市人 魏千翔 上海市人 魏亮 江苏省南京高淳人 魏绍武 (1887~1982) 甘肃省天水甘谷县人

  北京市更多人物

  张润垲 爱新觉罗·胤祜 (1711~1744) 康熙第二十二子 武树臣 朱奎 罗淑珍 萧连芳 刘连元 (1941~2014) 中国工程院院士 爱新觉罗·溥叔明 (1906~1963)

本文地址:http://baijiaxing.yiriyitiao.cn/471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百家姓大全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