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畴(1898~1928)原名凤标,字明轩,笔名金士铎。陕西兴平人。三岁丧父。幼读私塾。1913年春考入西安三秦公学,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 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初由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魏在“北高师”上学期间,积极参加五四反帝-。受李大钊等的影响,较早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并参加进步师生创办的讲演团和平民学校等工作,成为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得力战士。1920年和杨钟健、李子洲、刘天章等人发起组织陕西旅京学生联合会,创办《秦钟》月刊,以“唤起陕人之自觉心”。他在创刊号上撰文号召:“陕西青年要学习新思想”,以“科学的态度,研究社会,改造社会”。
1921年撰写长达15万字的《中国近世史》,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释中国近代的历史,后来受到蔡元培、毛泽东等人的称赞;还翻译了美国历史学家巴格力、卑耳德的《美国史》一书。同年夏毕业回陕,先后在华县咸林中学和陕北榆林中学任教,影响和培养了刘志丹、曹力如、吉国桢、苏士杰、潘自力、阎揆要等一大批青年志士走上革命道路。
1922年秋去北京,一边修改《中国近世史》书稿,一边从事革命活动,同刘天章、杨钟健、李子洲、赵国宾等发起组织陕西旅京学生进步团体--共进社。魏既是共进社领导成员,又是《共进》半月刊的撰稿人,先后写了十多篇文章,宣传反帝反军阀,倡导移风易俗,改革教育,改造社会,号召青年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他热心社务,参与社章和纲领的起草,被誉为共进社的“健将”。
1924年春至1926年春,魏在西安陕西省立三中和省立一中任教,积极参与建立中共和青年团地方组织。1924年夏,和团中央派来的武止戈在西安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年底,同团中央派来的邹均等一起,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西安第二支部。1925年秋至1926年初,先后参加组建共青团西安特别支部、西安地方执委会及中共西安特别支部、西安地方执委会,分别担任党、团西安地方执委会的委员。1925年5月,和团西安支部领导西安学生开展驱逐军阀吴新田的斗争,帮助组建西安学生联合会和陕西省学生联合会。曾去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大,返陕途中到北京,为第六届广州农-动讲习所选送了十多名学员。期间还兼任杨虎城创办的三民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咨议和政治宣传处处长。8月,创办被誉为陕西“革命舆论的惟一指导者”的《西安评论》。9月,因组织“九七”国耻纪念会和鼓动工人捣毁军阀政府御用“省工会”而被省高等审判厅传讯。1926年4月,军阀刘镇华部围困西安,魏积极发动群众支持驻陕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等部守卫西安,帮助其筹备军需和民粮,坚持反围城斗争。在战斗十分激烈时,曾冒着生命危险去渭南、华县等地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配合国民军抗击刘镇华;后又到三原,帮助国民军田玉洁、李子高、甄寿珊等坚守城池,保卫西安 重镇。11月,西安解围。12月,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在西安成立,魏任政治部副主任。翌年1月成立国民党陕西省党部,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后又兼任宣传部部长。2月,中共陕甘区执委会在西安成立,任委员,负责宣传工作;6月以后为军委军事负责人。期间,与耿炳光、李子洲、刘天章等主持召开中共陕甘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党到农民中去”的口号,积极发展陕西的农运、 、 、妇运,使陕西成为全国革命高涨的省份之一。
1927年6月19日,蒋(介石)冯(玉祥)徐州会议决定“清党”-。7月,中共陕甘区执委会改为陕西省委,魏任省委军委书记,迅速部署中共控制的武装部队史可轩、许权中部撤离西安,向渭北农村转移。随后,和唐澍、白明善前往陕北巡视,整顿加强中共在井岳秀部石谦旅中的秘密工作。由于国民党新军阀重赏通缉,经省委同意,魏去杨虎城部开展工作,8月到河南归德(今商丘市)马牧集杨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其时,杨部正在陇海路东段与直鲁联军作战,腹背受敌,屡战失利。魏与杨研究对策,将部队安全转移到皖北太和县。从此,杨更加倚重魏,任命他为十军政治处处长。魏也利用此机会整顿了杨部的中共组织,建立了党的军委,亲任军委书记。这年冬,中共河南省委又派南汉宸等人来到杨部,成立中共皖北第二届特委,魏任特委组织部部长。征得杨虎城同意,魏、南从杨部基层挑选部分进步军官,在太和县城开办革命军事干部学校;还在杨部成立了士兵委员会、宣传队、-工作队,并派人分赴太和、阜阳、界首,开展 工作。
革命力量在杨部发展的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于1928年1月派韩振声到太和,点名要杨逮捕魏、南等共产党员,遭到杨的拒绝,韩遂胁迫杨去南京向蒋介石“面陈”一切。2月,杨去南京。主持十军军务的孙蔚如按照杨行前嘱托,先将南送出太和,再通知魏等离开部队。
皖北局势急转直下。2月9日,魏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连夜召开中共皖北特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在皖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豫皖平原根据地的决议。鉴于特委书记南汉宸等已离开皖北,会议决定成立中共皖北临时特委,由魏担任书记(对外化名韦金)。会后即着手筹备有关起义各项事宜,成立了指挥起义的皖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魏任总指挥。
4月8日,正当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加紧进行的时候,特委获悉中共十军军委代理书记宋建勋等叛变,已将起义计划和党员名单向敌人告密。情况紧急,特委决定提前行动。当晚,滂沱大雨彻夜不停。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刚组织起来的群众缺乏斗争经验,新建立的工农政权还不巩固;加之各起义部队又失去联系,使起义一开始就不顺利。魏率领百余人突出敌围,4月9日从阜阳城转移到老集(今属临泉县),立足未稳,又遭到国民党武装的包围,部队遭受重大损失,魏不幸被俘。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宁死不屈,还在被关押的陕西会馆里,帮助战友胡怀西乘夜逃出了虎口。敌团长怕再生变故,于当日深夜将魏杀害于老集东边的凹地里。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冯成麟 (1898~1990)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 丁待聘 (1898~1932) 安徽省阜阳阜南 李静慈 (1898~1982) 陕西省渭南合阳县 吉子正 (1898~1965) 陕西省渭南华州区 朱子帆 (1898~1967)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 + 更多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8年)去世的名人:黎元洪 (1864~1928) 中华民国主要领导人 湖北省武汉黄陂区 樊耀南 (1879~1928) 湖北省荆州公安县 刘维钅卢 (1902~1928)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 赖松柏 (1901~1928)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 万德尊 (1873~1928) 湖北省潜江 刘赤生 (1901~1928) 湖北省潜江 + 更多公元1928年去世的名人》
魏姓名人堂魏远峰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人 魏元忠 (?~707) 唐朝宰相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 魏鉴贤 (1907~1994)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 魏进德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人 魏楚予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人 魏永堂 (1918~1976)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 魏岚 陕西省渭南合阳县人 魏宁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人 北京大学人物介绍李大钊 (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李克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茅盾 (1896~1981) 著名作家 余光中 (1928~2014) 沈从文 (1902~1988) 20世纪湖南十大文化名人 蔡元培 (1868~1940)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朱自清 (1898~1948) 胡适 (1891~1962) 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兴平更多人物
冯衍 田惟均 (1891~1966) 耿国 (?~58) 唐休璟 (627~712) 唐朝宰相,十七史百将传 韩光琦 (1894~1972) 窦德玄 唐朝宰相 万脩 (?~26)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张含辉 (190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