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鸣剑

 百家姓大全   2024-03-08 18:18     0 条评论
摘要:

温鸣剑(1907—1991),名洪生,字明敬,号佐慈,梅县丙村镇红光村人。自幼聪明好学,酷爱武术。1925年在梅州中学就读高中二年级时,正值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革命思潮高涨,温鸣剑毅然

  温鸣剑(1907—1991),名洪生,字明敬,号佐慈,梅县丙村镇红光村人。

  自幼聪明好学,酷爱武术。1925年在梅州中学就读高中二年级时,正值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革命思潮高涨,温鸣剑毅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学习。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某部指导员,参加第二次东征。1928年考入广州中山大学,1930年转考入北平陆军大学。毕业后任国民党第一集团军总参谋部中校参谋。后应国府陆军大学校长黄慕松的邀请,到南京任该校教官。在“陆大”,由学校保送到美国西点军校深造。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温鸣剑奉召回国任十八军六十七师副师长,参加长沙对日作战,立下战功,擢升少将师长。后因六十七师与新四军在补给上有联系,温鸣剑被调第三战区将校训练团任教育长。1939年10月升任国民党八十军副军长。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美中国战区陆空联军总司令部成立,中国政府派温鸣剑为总部中将副参谋长,驻加尔各答。1年后奉命回国,调第三战区任参谋长。不久,任第九战区第二十师师长。1944年5月,日军大举攻湘,温鸣剑率部参加长沙、衡阳战役。是年,国民政府发动“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温鸣剑被任命为青年军二○九师师长。时梅县有1400多名知识青年从军,连同在外的梅县籍青年共1600多人。这批青年被编入温鸣剑的二○九师,集中到福建上杭集训。

  1945年8月抗战结束,青年军解散,温鸣剑调任徐州第九军官训练处中将主任。1948年调任国民党陆军步兵学校校长兼国防部第四厅厅长。后随步校南下海南,任海南警备副司令兼步校教导师师长。海南岛解放前夕,奉派出国考察,经澳门赴瑞士,在联合国某总部工作。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赴朝鲜抗美援朝。当时,美国军方拟派温鸣剑赴朝鲜战场任军事顾问,温鸣剑不愿中国人打中国人而拒绝参加,去瑞士定居。在瑞士期间,曾受聘于英国牛津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任中国史教授。1951年,美国陆军学校校长请他作关于朝鲜战争问题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这场战争的最后结果,绝不会是中共的失败。会场上有人提问:“你还是蒋介石的将军吗?”他郑重地回答:“我是中国的将军!”中瑞建交后,温鸣剑每年均应邀出席中国驻瑞士大使馆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招待会。1983年、1985年、1987年先后3次应邀回国观光,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热情接待,曾在天安门台上观礼和参观军事演习等。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

  1991年11月27日因脑溢血在瑞士日内瓦湖畔寓所病逝,终年84岁。

  温鸣剑相关温鸣剑旧居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廖安祥 (1907~1997)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麦定唐 (1907~1984) 广东省东莞市 于怜 (1907~1997) 江苏省无锡宜兴 胡耐秋 (1907~2003) 江苏省镇江丹阳市 陈德钜 (1907~1971)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更多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1年)去世的名人:张天野 (1904~1991)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 王华生 (1914~1991)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姚永光 (1918~1991) 广西自治区北海合浦县 戴成功 (1922~1991)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陈文希 (1906~1991)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 温焯华 (1914~1991) 广东省东莞市 + 更多公元1991年去世的名人》

  温姓名人堂温希凡 (1929~2015) 辽宁省沈阳法库县人 温公颐 (1904~1996)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 温振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 温应星 (1887~1968) 清华大学校长(1928.4 - 1928.6)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人 温式之 (?~371)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 温造 (763~833) 河南省济源市人 温桂芳 (1894~1934)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人 温新阶 土家族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人

  梅县区更多人物

  刘发清 温仲和 (1848~1904) 梁春广 (1939~2003)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任良 (1889~1950) 王利亨 李大林 (1906~1999) 潘清启 (1900~1967) 张运喜

本文地址:http://baijiaxing.yiriyitiao.cn/476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百家姓大全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