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韬

 百家姓大全   2024-03-09 17:51     0 条评论
摘要:

温韬(?~927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历任耀州(今耀县)刺史、鼎州(今陕西富平县)、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节度使、检校太尉、平章事等职。温韬少时为盗贼。

  温韬(?~927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历任耀州(今耀县)刺史、鼎州(今陕西富平县)、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节度使、检校太尉、平章事等职。

  温韬少时为盗贼。后投靠凤翔节度使岐王李茂贞,冒充姓李,改名彦韬。李茂贞把华原县改为耀州,命温韬为刺史。唐昭宗天复元年(901),李茂贞伙同宦官韩全诲,把昭宗劫持到凤翔,宰相崔胤劝朱温迎回昭宗,朱温率兵围攻凤翔,温韬投靠朱温。不久,他又叛归李茂贞。李把美原县改为鼎州,建立义胜军,命温韬为节度使。到后梁末帝朱友贞时,他再次叛李茂贞投靠后梁。后梁把耀州改为崇州,鼎州改为裕州,义胜军改为静胜军,温韬仍为节度使,复姓温改名昭图。

  温韬任职七年间,其所辖境内的唐代陵墓,除乾陵因风雨所阻外,均被他挖掘,-所藏金宝、图书、字画等,是历史上有名的劫陵大盗。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最坚固,温韬挖开墓道进入宫室,见宫室建筑得富丽堂皇,如人间一样。中间为正寝,东西为厢房,厢房中陈列着石床,床上的铁匣中,藏有前世图书,钟繇、王羲之笔迹,纸墨如新。他全部盗出,流传到人间。

  后梁末帝贞明六年(920),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节度使朱友谦叛梁投晋,晋王助朱友谦出兵耀州,温韬恐惧,请求调到许州,梁末帝擢他任许州节度使,晋为检校太尉、平章事。他素对权臣、后梁太祖朱温的驸马-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后唐同光元年(923),庄宗李存勖进入开封,后梁灭亡,-逃到许州避难,被温韬出卖,献首后唐朝廷。温韬又通过宫中伶人景进贿刘皇后,并投其所好,把自己的私人住宅改成佛寺,作为皇后祈福用。皇后在庄宗面前美言温韬。因此,庄宗对他甚为厚待,赐名李绍冲。郭崇韬说:“此劫陵贼,罪不可赦!”【注:见《旧五代史》,第961页。】庄宗却说:“已宥之矣,不可失信。”【注:《新五代史》,第441页。】遂命温韬仍镇守许州。

  后唐天成元年(926),明宗李嗣源即位,温韬被捕入狱。不久,赦罪归田。第二年又流放到德州(今山东省陵县),赐死。

  同年(公元927年)去世的名人:徐温 (862~927)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 江苏省连云港海州 王延翰 (?~927)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二任君主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 张格 (?~927) 安徽省宿州埇桥区

  温姓名人堂温春光 温练昌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 温训 (1787~1851) 清代梅州客家四才子 广东省梅州市人 温洋 海南省海口人 温小钰 (1938~1993) 浙江省杭州人 温秀山 (1922~1999)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人 温纯 (1539~1607) 陕西省咸阳三原人 温焯华 (1914~1991) 广东省东莞市人

  耀州更多人物

  杨再泉 (1905~1963) 王图 马天闲 (1878~1951) 傅玄 (217~278) 魏晋时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胡定伯 (1886~1913) 乔世宁 封赞化 (1868~1938) 陈国栋 (1903~1992)

本文地址:http://baijiaxing.yiriyitiao.cn/477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百家姓大全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