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仲和

 百家姓大全   2024-03-09 17:56     0 条评论
摘要:

(1848—1904)温仲和,字慕柳,号柳介。是晚清学者、岭东名宿、《光绪嘉应州志》总纂。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温仲和生于梅县松口大塘村。少年就读于私塾,十七岁入嘉应州学,与黄遵宪同窗。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科

  (1848—1904)

  温仲和,字慕柳,号柳介。是晚清学者、岭东名宿、《光绪嘉应州志》总纂。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温仲和生于梅县松口大塘村。少年就读于私塾,十七岁入嘉应州学,与黄遵宪同窗。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科试得优贡,然后入京肄业于国子监南学。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京参加乡试中举人,翌年殿试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检讨。在翰林院任职四年后回故里,主讲于汕头金山书院,并任院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他与同科进士、爱国诗人丘逢甲及粤东开明人士何寿朋、温丹铭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并在该堂讲学。光绪二十九年丘逢甲离汕,岭东同文学堂由温仲和主持。

  温仲和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他力主改良教育,提倡西学。他在岭东同文学堂任中文教习时,曾亲订《同文学堂章程》,提出“以西欧新法教育青年、以维新鼓舞士气”,要求学生“要关心时事政治”,不断向学生教以西学和灌输爱国思想。他与黄遵宪、丘逢甲一起,积极主张废科举,兴新学。今之松口中学的前身松口公学,就是在他积极倡仪下于1906年由梅东书院改建的一所新式学堂。

  温仲和才学广博,为人谦虚恭让。对天文、气象、算学、理化、经史、地理等方面很有研究,且精诗文,善书法。光绪十六年(1890年)吴宗焯任嘉应州知州时,倡仪再次编修州志,由温仲和担任总纂。他精心设计,组织一批学者和测绘人员广征博采,以严谨的态度纂修,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二十七年(1901年),历8年时间,全书32卷70余万字的《光绪嘉应州志》正式成书问世。这是温仲和对家乡文化建设事业作出的可贵贡献。

  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温仲和在家病逝,终年 56岁。黄遵宪曾亲临吊唁,有挽联云:“少年同志,卅载故交,寥落数晨星,伤哉梁木材颓,又弱一个;旧学商量,新知培养,评-月旦,算到松江名德,同列二何。”丘逢甲亦亲撰《介柳温公墓志铭》,称誉他是“旧学界之经济家”、“新学界之教育家”,“弟子多成林者”。他生前著述有《求在我斋集》(四集七卷)、《三礼汇纂》、《读春秋公羊扎记》、《力学通义》、《其观通》及诗文集等。

  松口镇 松口镇地处梅县东北部,在梅江下游,是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自松口、松东、松南三镇合并后,成为梅县第一大镇。全镇共有41个村委会和5个居委会,总人口6.9万多人,面积328.6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梅坎铁路、省道S223线、S332线及梅县白渡至大埔三河坝国防公路贯穿该镇,是周边乡镇商贸的重要集散地。松口镇曾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口,经千年孕育,具…… 详细++

  同年(公元1848年)出生的名人:胡礼垣 (1848~1916)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冯嘉锡 (1848~1932) 江苏省常州天宁 宋其端 (1848~1915)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 吴得潚 (1848~1900)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 全胜 (1848~1914)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 + 更多公元184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4年)去世的名人:宗骏 (1843~1904) 广东省中山市 恽毓巽 (1872~1904) 恽氏五毓 江苏省常州天宁 洪全福 (1834~1904)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向燮堂 (1865~1904)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 李兴锐 (1827~1904)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契诃夫 (1860~1904)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欧洲俄罗斯 + 更多公元1904年去世的名人》

  温姓名人堂温红涂 台湾省人 温克刚 (1896~1957)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人 温铎 (1968~1995)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人 温兆奇 (1909~1990)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人 温廷敬 (1868~1953)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人 温恕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 温鸣剑 (1907~1991)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 温皓然 天津市人

  梅县区更多人物

  郑任良 (1889~1950) 潘清启 (1900~1967) 李大林 (1906~1999) 张运喜 吴粤昌 (1915~1989) 黄柔昌 王韶 (1815~?) 饶辅廷 (1881~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本文地址:http://baijiaxing.yiriyitiao.cn/477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百家姓大全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