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观(?~1680),字望湄,号进舫,清,潜江人。官至怀远知县,是《潜江县志》和《湖广通志》的编著者之一。
(一)
史志上有关向大观及先祖和子孙的记载甚少。目前,我所能找到也只有康熙三十三年(1694)的《潜江县志》卷十六?人物列传(以下简称《县志》)有其一些零散记载,再就是二○○○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北文徵》(第六卷)收录了他的一篇题为《传经书院引》的文章,还有则是《县志》的编著者朱载震为其写的一篇《向大观传》。其实《湖北文徵》收录的这两篇文章,基本上是照转《县志》上的记载。
向大观在清顺治十一年(1654)考中举人。次年春赴京城参加会试正榜无名,值得安慰的是上了“副榜”。即明清时期,在乡试、会试科举考试时,正榜以外还录取一定名额的“副榜”。不过,乡试的副榜不能直接参加会试,会试的副榜亦不能直接参加殿试。随后“除(授之意)桂阳(今湖南桂阳县)教谕”。教谕是学官名,掌管并教诲所属生员。相当于今县教育局局长兼重点高中学校的校长。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十分重视让子孙接受教育,读书搏取功名。古时候朝廷在府、州、县一级,工、农、商等朝廷均没有直接任授-,唯独对教育工作设了学官。一般府设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设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设教谕一人,训导两人。
向大观在桂阳任教谕三年。他学识渊博,胸襟开阔,举止庄雅,谈论高远宏大,是一位难得的教书育人之典范。他勤勉敬贤,并时常以古代圣贤先哲之言行为准则,向学生传授孔孟学说、儒家思想,颇受家长和学子敬重。《县志》是这样记载的:“大观举止庄雅,议论崇闳(hóng,宏大、宏远),禔(zhǐ,同“只”,恰好)躬范士,一以古贤为则”。不仅如此,他还四处筹资,“葺(qì,修理房屋)修濂溪书院”,支助家庭贫寒而成绩优秀的学子读书,并时常鼓励他们发奋学习。由此,培养了一批俊秀之才。于是“洞庭(湖)以南,向风者不远数百里执经来学”。
向大观文墨深远,短暂的三年教谕,其声威影响如此之大,所以在他致仕归里后,省、县-请他再次出山修编《潜江县志》《湖广通志》,除了慧眼识英才,也是顺理成章不过的事了。
(二)
向大观一边当教谕“掌管并教诲所属生员”,一边挤时间备考。顺治十五年(1658)他第二次赴京参加会试、殿试,终于登上了进士皇榜。接着被授广西怀远知县。怀远是今广西柳州市所辖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是湘、桂、黔三省交界处,有侗、瑶、苗、壮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清初,这个地方交通闭塞,地势险恶,经济落后,文化脉络不清,侗、徭、苗等多民族杂居,社情十分复杂,-时有发生,人们的生活习惯还处于蛮荒时期。
向大观到任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了解了社情民意后,决定革除侗、徭、苗等少数民族的一些陋习,按大清的律典实施“改土归流”。其改革措施有:
一是税赋按占有耕地的田亩数征收,劳役负担按田亩税赋分担。即“科必按亩,丁必随粮”。
二是将一定数量的村落划定为社(区),每个社区设立官府的办事机构,并引导社区民众选出负责人,每个社区旁边建设一所学校,并选派老师分民族对学子进行教育,即“村为置社,社立官厅,旁建塾,遣社师分峒设教”。
三是每年春季组织全县民族联欢大会。联欢大会上,分山寨选出老师以“怀豳(bīn,古地名,在陕西今彬县一带)”为名,设坛让老师们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演讲比赛,童子咏诗,老人击鼓,各族儿女行酒欢庆,载歌载舞,芦笙互答,推行民族大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即“取《豳风?七月流火》诗演为俗诂(gǔ,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名曰‘怀豳’。岁仲春,按行峒野,命社师分席讲说。童子歌诗,耆老击鼓,为野农行酒有欢,芦笙互答,以别男女之嫌”。
四是严格按大清刑律整治社会秩序,惩治罪犯,禁止家族的私刑代法和不同民族间的私斗。即“严抵偿法,以儆同类残杀”。
五是在县城建学堂,取名“明伦堂”,供奉师圣孔子外,要求大家顶礼膜拜,用以教化学生,同时也教化民众知孔孟之道,懂仁义礼智信,对优秀学子予以奖励。即“移建学宫于邑中,朔望(初一为朔,十五为望)集民耆苗长,率各峒师生于明伦堂,教以拜跪,阅其优劣行赏”。也就是说,每月初一、十五,由各民族德高望重的长者和族长率领本族师生集合到学堂,教习礼仪,然后视其优劣,予以奖惩。
怀远在向大观的明经礼术之策的治理之下,社会风气大为好转,民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但宦海多有风浪,其祥和的景象,在他“丙午(康熙五年,1666年)分校粤闱”时,即按朝廷的指派去广东主持乡试考试时被打破。当时,部分侗、苗首领在妖僧的蛊惑之下叛乱。即“峒苗拥妖僧癫巫惑众犯顺”。当他得知情况后,即请朝廷派兵讨伐。在这次平叛讨伐战之中,向大观随军监督纪律,督运粮草,并提出实施“剿抚并用”之策,三个月不到,叛乱平息。
(三)
满怀文韬武略治政之道的向大观,正将怀远治理得政通人和,自己也是官运亨通之时,却在他任知县后的第八年突发叛乱,虽然他慑乱有功,但无论他怎么申辩,一县之令也算在责难逃,更无法向皇上交待,于是他只得引咎“乞归”。当老百姓得知他引咎辞职离别时,数千人赶到县衙前送行,有的牵着羊、有的挑着酒、有的扯着他的衣袖、有的牵着他的手,离情悠悠,哭泣着依依不舍。即“牵羊担酒挽衣泣送者数千人”。后来,怀远的百姓为他建了一祠堂,将他在怀远的宦迹记录下来。一个知县在荒蛮的异族他乡,能融入侗、苗等少数民族之中,并建立这么深厚的情谊,其忠君爱民、披肝沥胆所做的工作肯定是艰苦卓绝的,付出也肯定是巨大的,这里包括他将中央的民族政策与县情的结合,包括他本人在不堪劳碌中所做的工作。
向大观回到故里后,他闭门谢客,潜心读书著述。据《县志》和1936年北平金华印书局印行的甘鹏云先生所编著的《潜江书徵》(以下简称《书徵》)记载:向大观一生撰述甚富,是潜江历史上著作最多者之一。著有《周易体象》《诗经古序解》《礼记续朱》《史论》《金刚经相解》《楚辞解》《汉魏乐府题解》《过舫文集》(五卷)、《西村诗说》《怀豳》《望湄集》《圃谭问答》等十二部著作。这批著作的目录《湖北通志》等史志上也有收录,只可惜正文如今都已失传。
“壬辰与修邑志”。此处原文有误,“壬辰”是顺治九年,即1652年,向大观还没中举,此时潜江也没有修志。应该是“辛亥与修邑志”,即康熙十年(1671),时任知县王又旦(陕西郃阳,今合阳人),主持纂修《潜江县志》,他请声名远扬、知识渊博、文墨深远的向大观任主编,向大观因其潜心著述便真诚谦让,并荐举当时潜江闻名的隐士、号称“宜庄花农”的朱士尊任主编,他当了副主编。据《书徵》记载:向大观编写了“田赋志”二卷,“户口志”一卷,“河防志”二卷,“铺驿志”一卷,“经费志”一卷。好在《县志》中还收录有他撰写的《白洑驿记》《传经书院引》《清田记》等文章,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其文采。《书徽》还说:“创稿粗毕,而王(又旦)公经内擢去(即升吏部给事),书迄没刊印,此种为大观所撰,今(1936)京师图书馆尚有钞本残稿”。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康熙十年的《潜江县志》。而我们现在常用的朱载震主编的康熙三十三年《潜江县志》,就是在此志书的基础上快速成稿付梓的。
因其通古知今,学识渊博,文笔如椽,向大观在“癸丑(康熙十二年,即1673年)与修楚志”。在人文荟萃的康熙盛世,所有-至少是举人出身,都精通诗文,会著述写作,但能被选中参加省志修编,说明此人在一省之内肯定赫赫有名,文笔如椽,能扫千军。后来我在湖北省图书馆找到《湖广通志》,查到其中编撰人员有向大观,但具体编写了哪一卷,目前我还不得而知。
向大观于“甲寅(康熙十三年,1674年),筑‘萍野庄’于邑东南六十里(今渔洋镇五洲、荆河村一个带)”,过上了真正隐居乡野的生活。他在“萍野庄”度过了六年世外桃源日子,于康熙十九年(1680),手捧一卷书,立于“萍野庄”一水亭,“倚槛吟曰:‘水上鱼鸥称社侣,山中木石认居人’,吟罢,隐几而逝”。他死后葬于县北唐家湖(今天门市张港一带)。
同年(公元1680年)去世的名人:王羌特 (1615~1680) 甘肃省天水甘谷县 巢鸣盛 (1611~1680) 海内三遗民 浙江省嘉兴南湖区 尚之信 (1636~1680) 辽宁省鞍山海城市 吴国对 (1616~1680) 安徽省滁州全椒 李邺嗣 (1622~1680)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 吴宏 (1615~1680) 清代名画家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 + 更多公元1680年去世的名人》
向姓名人堂向秀 竹林七贤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人 向仲华 (1911~1981)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人 向克 (1922~2013)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人 向王 (1920~1952) 广西自治区百色田林人 向影心 陕西省西安人 向传义 (1886~1955)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人 向朗 (167~247)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人 向南林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人
潜江更多人物
张师载 (1513~1573) 罗新华 (1935~1999) 万时喆 林士渊 毕渐 潘之祥 郭嵩 邵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