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祖(约1368年~1407年),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明代大将、中山王、魏国公徐达的长子,初名允恭,长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气,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1385年袭爵魏国公。
洪武年间
徐辉祖,濠州人,明朝大将徐达的长子,最开始名字叫允恭,身高八尺五寸,英俊潇洒还有才气,在勋卫署左军都督府做事。徐达过世后继承了爵位。因为避讳皇太孙朱允炆的名字被赐名为徐辉祖。数次在陕西、北平、山东、河南练兵。燕王府的阿鲁帖木儿别有所图,被他抓捕诛杀了。回来之后掌管中军都督府 。
建文年间
建文年初,加封太子太傅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将逢朱元璋忌日,燕王朱棣派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入京。等三人到了京城,齐泰请求建文帝把他们一并留下。黄子澄说:“不可以。怀疑他而作此准备,是有害的,不如把他们全部遣返。”徐辉祖此时秘密奏报说:“我的三个外甥中,只有高煦勇猛剽悍而且无赖。他不但不忠于陛下,也会背叛他的父亲,他日一定会成为大患。”惠帝问徐辉祖弟弟徐增寿和驸马王宁,二人都包庇他们,于是将三人遣返归国 。朱高煦偷了徐辉祖的马逃跑。徐辉祖派人去抓,没有追上,惠帝听说了,就把他当做亲信 。此后不久,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战役期间,朱高煦作为燕军主将出力甚多,惠帝说:“吾悔不用辉祖之言!”
建文三年四月,徐辉祖奉命参加白沟河之战,率军成功掩护李景隆撤退。建文四年正月,朝廷命徐辉祖带兵北上 。四月,与燕兵交战于齐眉山,南军大胜,斩燕将李斌。南军再次获得胜利,再加上暑热,燕军陷入窘境 。这时,朝廷讹传燕军已兵败,京师不可无良将,遂召回徐辉祖。淮北的中央军因此势孤而大败 。等到燕兵过江打南京时,徐辉祖还在带兵抵抗 。
永乐年间
朱棣入京后,徐辉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被关进监狱 。朱棣亲自召见询问,徐辉祖一言不发,拒绝推戴。-门逼迫他招供,徐辉祖只写下父亲是开国功臣,子孙免死而已。朱棣大怒,想要诛杀他却又中止。不久,勒令他返回私宅,革去俸禄和爵位 。永乐五年(1407年),徐辉祖去世。徐辉祖死后一个多月,朱棣以“中山王(徐达)不可无后”为理由,由其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 。明神宗时,朝廷录建文忠臣,在南京设庙祭祀,以徐辉祖居首。后追赠太师,谥忠贞 。
人物关系:父亲:徐达 (1332~1385) 明朝开国六王,名将儿子:徐钦 孙子:徐承宗 (1448~1464) 曾孙:徐俌 (1465~1517) 徐邦瑞 玄孙:徐维志 徐显宗 (1425~1448) 兄弟:徐增寿 (?~1402) 徐膺绪 (?~1416) 姊妹:明成祖徐皇后 (1362~1407) 明成祖朱棣嫡后,徐达嫡长女丈夫:明成祖朱棣 (1360~1424) 明朝第三代皇帝,永乐外甥女:永平公主 (1379~1444) 安成公主 (1384~1443) 咸宁公主 (1385~1440) 永安公主朱玉英 外甥:朱高燧 (1386~1431) 朱高煦 (1380~1426) 明仁宗朱高炽 (1378~1425) 明朝第四位皇帝,洪熙
经历历史事件:
靖难之役 (公元1399年--公元1402年)
同年(公元1368年)出生的名人:王艮 (1368~1402)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林鸿 (1368~?) 闽中十才子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唐舟 (1368~1449) 海南省琼海 何源 (1368~1453) 江苏省苏州吴江 + 更多公元136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407年)去世的名人:朱济烨 (1379~1407) 山西省太原市 明成祖徐皇后 (1362~1407) 明成祖朱棣嫡后,徐达嫡长女 安徽省滁州凤阳 宋晟 (?~1407) 安徽省滁州定远 朱松 (1382~1407) 安徽省滁州凤阳 程江镇 (1345~1407)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黎贞 (1348~1407)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 + 更多公元1407年去世的名人》
徐姓名人堂徐生华 黑龙江鸡西人 徐晨 (1925~2008)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 徐成龙 安徽省六安舒城县人 徐彦刚 (1907~1935)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人 徐申如 (1872~1944) 诗人徐志摩之父 浙江省嘉兴海宁人 徐威卫 (1891~1951) 广西自治区梧州苍梧县人 徐全 湖北省仙桃人 徐之铭
凤阳更多人物
梅竹樵 (1903~1947) 郑遇春 (1333~1390) 明朝开国功臣 明太祖女永嘉公主 (?~1455) 朱橞 (1379~1428) 朱椿 (1372~1423) 朱孟烷 (1395~1439) 郑淮舟 (1916~2017) 朱桢 (1364~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