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鉴幼年十分凄苦,父亲因事得罪朝廷,被发配辽东,母亲改嫁。父亲发配途经京师时,便把他托付给了好友范叔瓒,久而久之,范叔瓒的家人不能容纳陈鉴,便将他送给了神乐观道士王一居为弟子,整日为王道士抄写-。适逢乡人被任命浙江某县令,与王道士借银两赴任。借期一过,王道士便遣陈鉴去索取。陈鉴到达浙东后,县令一时还不上银两,便留陈鉴在浙东小住。县令请来一位老师,教授其子专攻举子业。陈鉴便也随之每天早晚到馆中听讲,又随县令的儿子一起作“书义”,每每受到老师的夸奖。一次,老师对县令说:“陈鉴既有如此才华,怎能整日混迹于道士之中。”县令于是让陈鉴与其子一同学习。半年后陈鉴才回到神乐观,王道士见陈鉴银两未索到,反而带回几箱子书,十分惊奇,从此便让陈鉴专心学习儒家典籍。
正统九年(1444),陈鉴乡试考上第三名。四年后,他参加了礼部会试,得中第十八名,殿试又夺得榜眼,授翰林编修。景泰初年(1450),充经筵讲官,升修撰。天顺年间,预修《大明一统志》,侍东宫讲读。
陈鉴进士及第后,十分思念改嫁在高丽的母亲,于是向朝廷申请出使高丽。母亲去逝后,他将母亲迎回与父亲同葬在家乡,并守孝三年。成化三年(1467),《英宗实录》成,陈鉴进侍读学士,接任邢让为国子监祭酒。大学士万安为了陷害礼部右侍郎邢让,-他在任国子监祭酒时,以国子监生月钱为会馔费中饱私囊,将公钱占为己用。此案牵连陈鉴,皇上下旨当廷会审,邢让争辩不已。陈鉴言道:“我为国师,安能喋喋对刀笔吏哉,”竟不吐一词。遂与邢让一同判处死罪。国子监生们纷纷请求代二人受罪,朝廷复议,免其死罪,赎为民。不久,陈鉴去世,年仅56岁。
陈鉴平生无声 奉(无婚配),家中所藏多为书法、名画、器物。出使高丽时,当地-曾为他安排记女侍奉,陈鉴作诗谢绝,人们十分敬佩他的为人。陈鉴还是明朝书法家,他临摹古人真迹,几可乱真。他的书法劲健奇古,被视为当代珍品。
陈鉴为文辩博,笔札遒劲典雅,在当时很有名气。但为官不是其所长,加上好谈论,喜讦人隐私,所以得罪了不少人。
据说正统戊辰科进士,首甲三人,状元彭时,出生于书香门第;榜眼陈鉴在神乐观当过道士,因出家的缘故,年34岁仍未娶。探花岳正的生母为妾,父亲去世后,受到-,母亲曾带他居住在大兴隆寺,虽未出家,但因长期住在寺庙里,所以被戏称为和尚。因而此科有鼎甲三人儒、道、释三教俱全的口碑。
同名人物:陈鉴 (1587~1647) 云南省红河石屏县 [清]
陈鉴作品目录 《登安州百祥楼》《咏瓶中莲花》《登平壤浮碧楼》《登大平馆楼有作》《奉次日昨和韵二首》《游杨花渡》《肃宁馆白芍药》《参议丁公》
陈姓名人堂陈菊仙 浙江省温州人 陈铭玖 (1895~1831) 广西自治区河池东兰县人 陈葵 (1139~1194) 浙江省丽水青田人 陈健秋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人 陈伯谋 浙江省湖州长兴人 陈一帆 (1914~1967) 辽宁省鞍山海城市人 陈文彪 (1910~1962)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人 陈洪涛 (1905~1932) 广西自治区河池东兰县人
苏州更多人物
陆玩 (278~341) 吴熊光 (1750~1833) 清朝大臣 陈道复 (1483~1544) 明代书画名家 王时敏 (1592~1680) 清代画坛四王,清初六大家 朱希周 (1473~1557) 明朝状元 顾诵芬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吴彰桦 徐陶璋 (1674~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