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百家姓大全   2022-11-26 19:14     0 条评论
摘要:

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读作chényínque

  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陈寅恪(读作chén yín que,虽然“恪”字普通话念“kè”,陈寅恪先生乃客家人,小名“恪(que)儿”,故先生名字应读que音)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之孙。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他。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1928年,陈寅恪在上海结婚,时年37岁,夫人唐篔,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

  他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在清华大学开设语文和历史、佛教研究等课程。他讲课时、或引用多种语言,佐证历史;或引诗举史,从《连宫洞》到《琵琶行》、《长恨歌》,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无不准确,伴随而来的阐发更是精当,令人叹服!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陈寅恪先生手札陈寅恪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

  陈寅恪对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研究,均有重要发现。在《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集刊》、《清华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四、五十篇很有分量的论文,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溘然长逝。治丧完毕,寅恪随校南迁,过着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又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对隋唐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

  抗战胜利后,陈寅恪再次应聘去牛津大学任教,并顺便到伦敦治疗眼睛,经英医诊治开刀,不仅无效,目疾反而加剧,最后下了双目失明已成定局的诊断书。寅恪怀着失望的心情,辞去聘约,于1949年返回祖国,任教于清华园,继续从事学术研究。解放前夕,他到广州,拒绝了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要他去台湾、香港的邀聘,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合并于中山大学。遂移教于中山大学。

  解放后,他受到党和政府的器重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据《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仅有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函请陈寅恪任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第二所长记载,并注明辞谢未就,荐陈垣代己。上述职务据《修水县志稿》),继续任中山大学教授。自1956年,陈毅、陶铸、周扬、-等中央领导人,都先后去看望过他。陶铸尊重他的学识和人品,1957年亲自关心他的助手配备和眼疾治疗。1962年,他的右腿跌骨折,又给他派护士轮班照顾,在广东知识界传为美谈。1962年,-前往看望,关心他的文集出版。他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笑答:“出版有期,盖棺尚早。”在助手的帮助下,他把《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写有专著《柳如是传》,最后撰《寒柳堂记梦》。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含恨离开人世。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有《诗存》问世。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的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治学理念

  陈寅恪在1920年代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1953年已决定其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在他1953年12月1日的《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并说:“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遂不能就任。仍任教于中山大学。此事于20世纪80年代方公之于世。

  陈寅恪的“四不讲”著名史家陈寅恪先生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岭南大学等数所大学。陈寅恪一生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著作,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为后来人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更提供了新的治学方法,民国以来即广为学界所尊崇。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

  此外,陈寅恪讲学还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他常说: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观察学生学问的最好办法,因此每次他都要求学生写短篇论文代替大考。但陈寅恪又强调: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者新的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则做论文也没有什么益处。

  陈寅恪在讲授历史研究的心得时,常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史籍或其他资料以证明史实,认识史实,对该史实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这就是史学与史识的表现。”他的学生曾经回忆道:“陈师在讲历史研究时,常说: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留传下来的记载或追述,我们如果要证明它为‘有’,则比较容易,因为只要能够发现一二种别的记录,以作旁证,就可以证明它为‘有’了;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则委实不易,千万要小心从事。因为如你只查了一二种有关的文籍而不见其‘有’,那是还不能说定了,因为资料是很难齐全的,现有的文籍虽全查过了,安知尚有地下未发现或将发现的资料仍可证明其非‘无’呢?”陈寅恪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由此可见一斑。难怪傅斯年对他进行这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名字读音

  按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陈寅恪“恪”应读作“克”(拼音:Kè)。 但有资料表明,由于陈寅恪是客家人,而“恪”在客家话中有“quó”的,因普通话(时称“国语”)中无此音,于是到中国北方后,便被当然地称为“yínquè”了。因袭相承,并成为习惯。所以,有学者认为,“陈寅恪”应读作Chén Yínquè。

  不过,在使用汉语的人中间,知道这一点的人显然为少数,包括陈寅恪本人也并不追究。因而,在使用普通话时,仍不妨将陈寅恪的“恪”读作“克”(Kè)。况且,陈寅恪本人在1940年5月致英国牛津大学的英文亲笔信的署名是“Tschen Yin Koh”。

  著作书目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非亲笔所著,是学生后来根据笔记整理的)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元白诗笺证稿》

  《柳如是别传》

  《金明馆丛稿初编》

  《金明馆丛稿二编》

  《寒柳堂集》

  《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

  《陈寅恪文集》

  《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论再生缘》

  相关传记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清华大学出版

  张杰、杨燕丽,《追忆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张杰、杨燕丽,《解析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联经出版,1997年。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大学出版

  李敖,《谁要来台湾?》,收在《笑傲五十年》

  俞大维等,《谈陈寅恪》,传记文学

  -,《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台湾东大图书出版,1998年。

  高阳,《清末四公子》,皇冠出版社,1983年11月01日。

  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陈小从,《图说义宁陈氏》,山东画报出版社

  刘克敌,《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时英出版社,2007年,ISBN 9789867762832。

  罗香林,《回忆陈寅恪师》

  项念东:《钱穆论陈寅恪:一场并未公开的学术论争》,《博览群书》2008年第3期

  陈寅恪:《与妹书》,1923年8月《学衡》第20期,收入《陈寅恪书信集》

  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

  蔡鸿生:《仰望陈寅恪》,中华书局,2004年

  王川,《学界泰斗——陈寅恪》,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吴定宇 《学人魂 陈寅恪传》,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08

  他人评价

  完全没有俗世的声名,不像梁、胡、冯等成为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论语大半能背诵,且每字必求正解,却不作经学与三代两汉之学问。

  《吴宓文集》说:“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今时阅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之同于吾言。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傅斯年对陈哲三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陈寅恪相关桃里陈氏故居与五杰广场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人物关系:

  爷爷:陈宝箴 (1831~1900) 陈氏五杰父亲:陈三立 (1853~1937) 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兄弟:陈师曾陈衡恪 陈氏五杰侄子:陈封怀 (1900~1993) 陈氏五杰,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侄孙:陈贻竹 植物生理学专家陈方恪 (1891~1966) 陈隆恪 (1888~1956) 陈登恪 (1897~1974) 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姊妹:陈新午 (1894~1981) 丈夫:俞大维 (1897~1993) 母亲:俞明诗 (1865~1923) 外公:俞文葆 舅舅:俞明震 (1860~1918) 俞明颐 (1873~1966) 俞明观 妻子:唐筼 (1898~1969) 陈寅恪的夫人

  相关院校:

  复旦大学哈佛大学

  同年(公元1890年)出生的名人:竺可桢 (1890~1974) 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浙江省绍兴上虞 李随扬 (1890~1966)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 赵继 (1890~1941)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 王智 (1890~1970) 辽宁省沈阳法库县 翟象仪 (1890~1950) 陕西省宝鸡凤县 + 更多公元189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9年)去世的名人:贺龙 (1896~1969) 十大元帅,共和国36位军事家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 刘少奇 (1898~1969)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 白蕉 (1907~1969) 上海市 刘孟伉 (1894~1969) 北京市 静严 (1907~1969) 江苏省镇江润州区 李宗仁 (1891~1969)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广西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 + 更多公元1969年去世的名人》

  陈姓名人堂陈思和 广东省人 陈绳正 浙江省杭州人 陈白沙陈献章 (1428~1500) 南粤先贤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人 陈廷骅 (1923~2012) 香港南丰集团创办人 香港人 陈叔璇 (1900~1929) 江苏省无锡江阴人 陈学思 化学家 吉林省长春市人 陈首林 (1935~2006) 新加坡富商 亚洲新加坡人 陈公培 (1901~1968)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 陈氏五杰人物介绍陈寅恪 (1890~1969) 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陈宝箴 (1831~1900) 陈氏五杰 陈三立 (1853~1937) 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封怀 (1900~1993) 陈氏五杰,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 陈师曾陈衡恪 陈氏五杰 近现代中国十大文化名人人物介绍鲁迅 (1881~1936) 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蔡元培 (1868~1940)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陈寅恪 (1890~1969) 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胡适 (1891~1962) 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章太炎 (1896~1936)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 陈独秀 (1879~1942) 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 余秋雨 近现代中国十大文化名人 郭沫若 (1892~1978) 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复旦大学人物介绍徐悲鸿 (1895~1953)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竺可桢 (1890~1974) 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苏步青 (1902~200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 陈寅恪 (1890~1969) 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严复 (1854~1921) 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童第周 (1902~1979) 著名实验胚胎学家 马相伯 (1840~1939) 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 范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人物介绍陈寅恪 (1890~1969) 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钱穆 (1895~1990) 著名的思想史学家、历史学家 陈垣 (1880~1971) 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吕思勉 (1884~1957) 哈佛大学人物介绍竺可桢 (1890~1974) 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陈寅恪 (1890~1969) 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梁思成 (1901~1972) 梁启超长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 梁实秋 (1903~1987) 作家、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林语堂 (1895~1976)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汤用彤 (1893~1964) 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江泽涵 (1902~1994) 中国科学院院士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美国第32任总统

  修水更多人物

  樊万祥 (1898~1929) 樊孝菊 曹碧荔 (1896~1931) 革命烈士 樊道余 (1910~2008) 黄绮 (1914~2005) 樊策安 (1901~1935) 祝彬 (1260~1336) 陈秋光 (1905~1934)

本文地址:http://baijiaxing.yiriyitiao.cn/81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百家姓大全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