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聪(1921年10月10日—2008年9月1日),出生于山东黄县。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陈秉聪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陈志藻是留日博士,曾任青岛市卫生局局长。陈秉聪1937年于青岛礼贤中学高一肄业。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寇入侵,青岛即将沦陷,父母决定经洛阳赴西安。他考入迁至西安的北京师大附中,后又随附中集体徒步迁至陕西南部城固。1939年附中毕业后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由于经济困难,转到西北工业学院机械系,1943年夏毕业,获学士学位。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关键时刻,日军飞机狂轰滥炸,不少同胞惨死在敌机 下,“航空救国”口号深深地打动了陈秉聪。他决心继续在航空技术方面进行深造,来挽救苦难的祖国。他放弃了许多就业(如汽车、机车、造船工业等)良机,毅然投考航空委员会的成都空军机校高级班。当时,该校的设备、师资都是全国一流的,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飞机发动机的操纵维修及设计课程。一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担任中美混合团空军第一大队机械长,终日与飞机打交道。
1945年7月,他考取航空委员会提供的赴美留学资格,到美国陈留特空军机械学院研究生班学习飞机空中修理技术及喷气式发动机维护保养理论及设计。为了能多学一点东西,他在研究生班学习时,又到离学院不远的伊利诺州立大学研究生院进修。1948年,他获得航空飞行工程师及硕士学位,怀着报效祖国、发展祖国航空事业的满腔热情,于当年12月回到祖国,在上海空军供应司令部承担国外飞机引进工作。为了躲避国民党强迫技术人员去台湾,他请假去澳门叔父家躲避,青岛解放前返回青岛。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他受华东工矿部张协和部长邀请,到济南筹建山东工学院。1950年,山东工学院成立,他担任自动车系副主任。因师资缺少,他先后讲授物理、热力学、机械原理、内燃机、柴油机、汽车理论与设计等多门课程。
1955年,国家决定把高等学校的汽车专业与汽车厂建立在一起,以解决理论脱离实际问题。为配合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了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陈秉聪随山东工学院自动车系迁到长春。他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的专家巴尔斯基一起组建和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拖拉机专业。陈秉聪任汽车拖拉机学院汽车系副主任兼拖拉机教研室主任。他一面学,一面教,制订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主编了全套拖拉机专业高等学校全国通用教材。他编写的《拖拉机理论》是拖拉机专业首本教材,一直被全国采用。他培养了大批拖拉机专业人才,为我国发展汽车和拖拉机工业奠定了人才基础。
陈秉聪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1956年,他从我国粮食生产实际出发,开始水田土壤与行走机构相互关系的研究。这项研究需要在水田中进行试验,难度很大。他想为什么不能像飞机那样用模型在风洞里进行试验呢?这不仅可省经费,也可省人力。为把这种先进的实验方法运用到水田拖拉机的实验中去,他费尽了脑筋,想尽了办法,发表论文,阐述了在拖拉机及农业机械中使用模型试验的必要性及优点,论述分析了相似原理和因次分析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他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农业机械应用模型试验,并在教学中第一次开设了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课程,建立了土壤—模型实验室,在研究中提出土壤—模型试验可转换性,比国外早两年解决了土壤中模型试验的畸变问题。
经过苦心研究,陈秉聪在1961年(比国外早两年)在“相似理论”中提出“畸变模型理论”是“相似理论”的观点,是他在力学领域的一个新发现,解决了在畸变条件下地面机械模型实验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已被广泛采用。1972年,他提出的“半步行概念和理论”,为步行车辆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1974年,他研制的“半步行水田轮”,将动物步行原理应用于水田轮行走机构设计中,有效解决了轮式拖拉机难以下水田作业的问题,已广泛应用在我国宁夏农村,此项成果于1987年获吉林省科学大会奖。
1984年,他研制的“可转换半步行轮”被泰国引进。同年,他发明的“机械式步行轮”在水田作业,比普通水田轮提高牵引效率23%,1987年获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1990年他研制的一种新步行机取得专利。
1986年,他在国际上开辟了“地面机械仿生技术”跨学科的新研究方向,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脱土机理的仿生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直接主持鉴定,被确认为“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该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二等奖。他主持研制的仿生功能材料和技术用在地面机械制动磨擦片上,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在矿山机械上,提高零部件寿命1倍;用在铲装机械上,使附土(或煤)率达到95%以上;用在犁铧上可降低阻力10%~15%;用在推土铲上平均降阻13%。部分新产品在他主持建立的“吉林省地面机械仿生技术与仿生功能材料中试基地”内投入中试,建有两个中试工厂,产品达10余种。
在“软地面行走机械”新技术领域,他负责重要课题16项。其中,国家教委博士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一项“863”,两项重点),完成资助强度60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松软地面仿生机械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
1987年,他主持建立了我国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他是吉林工业大学该学科的首批博士生导师及第一学术带头人,培养了27名博士(其中1名外国留学生)、16名硕士、2名博士后。他指导的许多硕士、博士生担任了博士生导师,有的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指导的博士后,出站即被破格评为教授。他还培养了一支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跨多个学科的高水平的学科队伍。该学科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1987年被国家教委认定为本学科内的唯一国家级重点学科,并于1989年被批准成立博士后流动站。1990年10月1日,他获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1993年获机械工业部重大贡献奖。
1982年,他创建了中国地面机器系统学会,并任首届理事长,同年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委托,对美、英和日本等国的土壤机器系统的研究进行考察。他曾于1986年、1990年、1992年三次参加主持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在他主持下,1992年他在长春召开了国际地面——车辆系统学会第三届亚太地区学术会议。日、美、英、加、俄等国学术界先后邀请他去讲学或联合科研。1996年10月,他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十二届地面——车辆系统国际会议,使地面——机器系统力学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陈秉聪历任吉林工业大学(原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系主任、副校长。1998年起任青岛大学教授,吉林大学农机研究院名誉院长。1986—1998年任亚洲农业工程学会副主席。他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代表,1980年3月全国科协代表大会(第二次)代表,1985年4月全国科协代表大会(第三次)代表,1983—1991年第一、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科评议组成员。1980年以来,陈秉聪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250余篇,专著3部。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陈秉聪相关中国工程院已故院士
相关院校:
西北工业大学
同年(公元1921年)出生的名人:邱竹贤 (1921~2006)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省南通海门 陈太一 (1921~2004)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省无锡宜兴 黄翠芬 (1921~2011) 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 周炯槃 (1921~2011)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省绍兴上虞 黄宗道 (1921~2002) 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北省孝感市 + 更多公元192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8年)去世的名人:杨锦宗 (1932~2008) 中国工程院院士 福建省莆田市 黄尚廉 (1936~2008)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 姚福生 (1932~2008)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市 陈火旺 (1936~2008) 中国工程院院士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梅葆琛 (1925~2008) 北京市 杨振言 (1921~2008) 江苏省苏州 + 更多公元2008年去世的名人》
陈姓名人堂陈桂棣 安徽省蚌埠怀远人 陈西贝 四川省内江市人 陈元麟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人 陈金立 (1903~1930) 浙江省金华兰溪市人 陈旭麓 (1918~1988)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人 陈琨 (1905~193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人 陈现义 (1911~1978)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人 陈创天 (1937~2018)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宁波奉化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物介绍朱光亚 (1924~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阶平 (1917~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小谟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郭重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范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钱学森 (1911~2009) “两弹一星”功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陈吉余 (1921~2017)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西北工业大学人物介绍张立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姚穆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陈秉聪 (1921~2008)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恒德 (1921~2019)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尹泽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宋文骢 (1930~2016) 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廷权 (1928~2007) 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长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龙口市更多人物
赵光楣 隋森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 范存刚 宋作文 刘作明 秦义昌 宋大凡 (1930~2014) 丁钊 (1920~20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