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步颖,蒋字再叔,涧滨居士其号。光绪三年(1877年)生于永靖县碱土川之蒋杨家村,1958年,以81岁高寿在故里辞世。蒋步颖少时授业村塾,习诵诗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河州知州杨增新选邑之生童,蒋步颖名列第二,得进凤林书院,学时文,求经世之学,又习以应试文章,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中秀才。然随着清政府废科举,蒋步颖终绝入仕之念。20年后,49岁的蒋步颖还在诗中为之自叹:"立名徒抱文章志,报功愧谈经济功。"(《四十九岁除夕》)
中国旧时代知识分子有个传统:不为名相,则为名医。做名医,可济世活人,其实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为了生活而自济的一种手段。蒋步颖做为一个农村读书人,亦谙此中道理,便立志学医。他拜当地老中医为师,精研《黄帝内经》,潜心理法方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爱莲书院改办为爱莲初等小学堂,蒋步颖应聘为教习(随改称教员),从此开始了数十年教书生涯。
民国3年(1914年),因"地方不靖,迁居平番(今永登)";四年之后,"以人地不宜,又返故土。"(《自叹·序》)其《自叹》诗,可见当时的心境及情状,有句云:"思乡念切启归程","双鬓白添发万茎";还有:"赁屋仍须原主坐,买田及让故人耕。""
蒋步颖离平番,至金城,在西关设馆课蒙,又过三年。
民国10年(1921年),蒋步颖离金城归故里。时值腊月时节,一路上踏雪经王家圈、红岘子、他石婆罗,过刘家峡冰桥。这是河州经莲花城至兰州的北大路行程路线。这一组地名都在永靖境内,诗作描述了当时的民俗民情。
民国17年(1928年),蒋步颖赴青海湟中设馆授徒。他乘骑西上,经鸡窝山、合隆堡、循化县、巴戎、杂巴、骆驼堡达湟中。他用诗篇仔细描绘了途中的风情民俗。这是蒋步颖十年青海生活的序幕。青海十年是他人生又一可记忆的经历。三年后,游幕西宁,被马麟委以青海省政府参议,其实是专职其家教,并为其家族诊脉治病。
民国27年(1938年),蒋步颖在青海已整10年,其时年届55岁。他辞归故里,亦结束了教书育人生涯。蒋步颖在家乡仍从医为生,医术亦愈精,深受乡里敬重。
"关心问我今何事,一叶青毡只教书。"这是蒋步颖对自己大半人生的写照。这大半生中还辅以医药之业。显然,蒋步颖并未处在社会最低阶层之中。他自己也有诗道"想我贫还未到骨"。但和大多数那个时代的农村知识分子一样,蒋步颖亦穷愁潦倒一生。有诗作《闻家中被盗,药物书籍无损》五首,可见当时窘迫之状。其中有句:"家徒四壁亲看见,应悔醉昏此一来。"所以又有句说"此贼何如命意差?"幽默的句子中透着悲凉心境。又在癿藏时的几首"寒衣"诗,从中亦见其贫苦之一斑。
1949年8月,蒋步颖的家乡永靖县莲花城和平解放。1954年,得著名诗人张质生举荐,任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前程努力同相助,到老方知正气伸。"诗句大体可反映这个时期的精神面貌。
蒋步颖以教书先生和医术医德闻名乡里,真正使他名重身后的还是诗词创作。他有集曰《涧滨居士诗草》,收诗词630多首。其诗作笔意自然,格调清逸,简淡而不失蕴藉。描写农村景象农民生活,是他诗作的重要内容。其《种田杂咏》五首,犹如一组白描的春耕风俗画。
同年(公元1877年)出生的名人:陈嘉谟 (1877~1960) 河州北乡名师 甘肃省临夏永靖县 李廷相 (1877~1946)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 胡传泰 (1877~1935) 浙江省杭州桐庐 金守淦 (1877~1961) 浙江省杭州富阳 彭泽民 (1877~1956)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 + 更多公元1877年出生的名人》
蒋姓名人堂蒋治英 (1905~1989)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人 蒋毅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人 阿尔 蒙古族 北京市西城区人 蒋寅 江苏省南京人 蒋锡震 (1662~1739) 江苏省无锡宜兴人 蒋兆鸿 中国"岩鹰拳"宗师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人 蒋耀德 (1901~1995)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人 蒋丙然 (1883~1957)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人
永靖县更多人物
祁发慧 蒋步颖 胥德辉 (1922~1995) 罗锦山 (1828~1918) 陈嘉谟 (1877~1960) 河州北乡名师 蒋毓麟 (1875~1935) 张佩兰 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