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修

 百家姓大全   2022-12-16 19:10     0 条评论
摘要:

沈子修(1880——1955),原名全懋,安徽霍山县凡冲乡人。早年毕业于清朝两江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参加同盟会,开始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在南京积极响应辛亥革命。民国元年至民国7年在安徽公学、安徽法政学校

  沈子修(1880——1955),原名全懋,安徽霍山县凡冲乡人。

  早年毕业于清朝两江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参加同盟会,开始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在南京积极响应辛亥革命。民国元年至民国7年在安徽公学、安徽法政学校工作期间,积极参加反军阀、反列强斗争。民国5年夏,与朱蕴山、刘希平等策化安庆讨袁起义,事败,被通缉。民国8年至民国12年在六安省立三农任校长,参与领导教育界声援“五四”运动,-,支援安庆反倪(嗣冲)反三届省议会贿选、驱逐省长李兆珍等斗争。民国15年11月,受广州国民党中央指派,与朱蕴山等回皖组建国民党安徽省临时党部,任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长。为响应北伐参与策划皖西起义,事败后去武昌任国民党安徽省党务干校校长,延请李立三、李达、恽代英、邓演达等人来校讲授工、农、青运及-。抗战期间,参与组建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支持抗日救亡运动。民国36年任安徽省教育会长,省政府顾问。次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安庆市分部主任委员,不满蒋介石-统治,积极参加爱国-。

  沈子修毕生从事教育工作,有丰富的教学和治校经验。在安徽教育界有较高的声望。主张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摒除封建教育的陈规陋习,反对尊孔读经,奉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三农”时,拓地70余亩为农、林场。极力推行民主治校,成立学生会组织。沈子修生活十分俭朴,但对教师或学生困难则慷慨相助,并将自己的财物典当、变卖,捐献给学校。

  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皖北支部主任委员、皖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副主任、皖北行署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等职。1952年,当选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安徽省副主任委员。1955年12月病逝于任内。

  同年(公元1880年)出生的名人:卞秉灿 (1880~1973) 安徽省淮南寿县 罗伯特·穆齐尔 (1880~1942) 奥地利作家 欧洲奥地利 宋竹荪 (1880~1949) 安徽省六安舒城县 李剑农 (1880~1963) 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 张国恩 (1880~1940)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 更多公元188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5年)去世的名人:托马斯·曼 (1875~1955) 德国作家 欧洲德国 张水云 (1877~1955) 浙江省宁波镇海区 张超南 (1876~1955)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 张敬亭 (1873~1955) 安徽省亳州 张元勋 (1863~1955) 陕西省咸阳兴平 邬保良 (1900~1955)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 更多公元1955年去世的名人》

  沈姓名人堂沈龙朱 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人 沈锦洲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人 沈祖牟 (1909~1947)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人 沈端节 宋朝词人 浙江省湖州吴兴区人 沈载和 (1899~1951) 广西自治区北海合浦县人 沈宗灵 (1923~2012) 浙江省杭州人 沈家琳 浙江省宁波人 沈福全 (1924~1976) 上海市宝山区人

  霍山县更多人物

  石宣珍 何琦 (292~373) 孙仁 赵嗣文 陈法镒 (1907~1931) 汪登科 (1909~1997) 汪平 (1906~1969) 孙兵

本文地址:http://baijiaxing.yiriyitiao.cn/100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百家姓大全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