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贵(1938.10.26.-)
浙江省浦江县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
1955年毕业于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同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0年毕业。1964年考取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师从徐献瑜教授,1967年毕业。大学毕业后相继在原-第五研究院、国防科委、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等单位潜心技术研究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组长、室主任、所总工程师等职,1979年5月晋升高级工程师。1980年代初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系学习,研究数据库及数据库机技术。1987年3月改任研究员,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回到母校工作,任教授,并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至今。
何新贵教授是北京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计算机工程与设计》主编和《计算机学报》副主编,我国多项计算机软件国家标准和军用软件标准编写组组长,多次出国讲学交流,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应特别邀请做大会主题报告,在国内外学界很有影响。
何新贵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是我国首批计算机软件工作者之一,在模糊理论和技术、知识处理和数据库诸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造性贡献:提出一套完整的模糊数据库理论和技术,提出加权模糊逻辑、模糊计算逻辑、模糊区间值逻辑和模糊分布值逻辑等多种非标准模糊逻辑,并提出一种巨并行的浸润推理模式和模糊计算方法、加权神经元网络和过程神经元网络等理论,有力地促进了边缘科学“知识处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提出可执行模糊语义网、模糊H网、主动模糊网络等新概念,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仿真和视觉处理模拟等各个领域;提出把模糊计算逻辑、神经元网络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理论,对模糊推理、模糊分类和识别,以及模糊控制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据库机的研究方面,将数据流思想同数据库机相结合,提出“数据流数据库机”的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学界的重视, 研究成果于1996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相关的英文专著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ulti-backend Database System(合著)是国际上仅有的几部数据库机专著之一。
何新贵教授早年参加并主持了我国 武器和防空体系工程应用软件的研制工作,1960年代初独立完成了载雷达战斗机空战全数字仿真课题,这是我国最早进行的全数字仿真,根据工作实践在计算方法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最优分段函数逼近和有理平方逼近的理论和方法,主编并出版了《104计算机标准程序汇编》一书,是我国当时使用计算机的重要工具书。1962年同国际同步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宏汇编系统——“104机装配程序系统”,成功地应用于 数值计算。1970年代初在国产计算机上研制成功多个FORTRAN编译系统,是我国第一批自主开发并向全国推广的编译程序系统,有效地促使我国的 数值计算摆脱落后的编程状态,促使我国工程领域全面采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何教授总结工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描述编译过程的“状态转移语言”和循环优化快速编译方法,连同FORTRAN编译程序系统一道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代中期,担任总工程师,领导实现了我国早期的一项计算机网络工程和以此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1986年起长期担任我军大型软件工程“军用共性软件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和总设计师,主持项目的全过程,并且具体承担数据库、网络、标准规范等分系统中多项重点课题的研制工作,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大型军事工程,而且应用到公安、消防、电力、财务、天气预报、医疗保健各个方面,经济效益好,国内影响大,199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从1996年开始,担任中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负责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的软件工程总体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全工程级的软件质量保证。神州5号等5艘飞船的发射和返回成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软件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2000年荣获全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何新贵教授从任职以来至2001年,先后共获19项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其中12项排名第一。
何新贵教授为人正派,严谨,谦和,敦厚,数十年如一日,为国防事业的跃进殚精竭虑,做出了很大贡献。任教职以来,培养后学诲人不倦,先后培养了工学硕士15名,博士6名,其中1人已是博士生导师,现有5名博士生在读。
何新贵教授曾负责编写制定我国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多部国家标准和军用标准,主要著作有《模糊知识处理的理论与技术》、《模糊数据库系统》、《知识处理与专家系统》、《特种数据库技术》和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ulti-backend Database System等10部,主编《信息科学技术百科词典》以及《软件工程进展》等5部文集,具体参与《中-事百科全书》和《数据库大辞典》等多部大型辞书的编纂工作。至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独立发表论文和作为第一作者合作发表论文200多篇。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938年)出生的名人:宫先仪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江苏省南京江宁 李伯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上海市 贲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 王小谟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上海市金山区 + 更多公元1938年出生的名人》
何姓名人堂何翯 辽宁省人 何白沙 (1915~2013)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人 何申 天津市人 何章杰 (1896~1930)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 何广位 (1909~2004) 安徽省宿州埇桥区人 何泓姗 重庆市巫山县人 何航 湖北省武汉人 何云峙 安徽省六安霍山县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人物介绍范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叶声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庄松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陈良惠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刘玠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姜会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孙忠良 (1936~2019)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高洁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北京大学人物介绍李大钊 (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李克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茅盾 (1896~1981) 著名作家 余光中 (1928~2014) 沈从文 (1902~1988) 20世纪湖南十大文化名人 蔡元培 (1868~1940)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朱自清 (1898~1948) 胡适 (1891~1962) 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浦江县更多人物
陈肇英 (1888~1977) 项荒途 (1915~1942) 郑锦联 朱楚辛 (1907~1969) 张书旂 (1900~1957) 陈星弼 (1931~2019)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新锦 (1899~1927) 柳贯 (1270~1342) 元代儒林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