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凌汉(1772~1840),字仙槎,又字云门,湖南道洲人。清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彭浚榜进士第三人。
何凌汉年幼时异常聪明,好学。年仅16岁,在州、府两次考试中都名列第一,补为附学生员。父亲早丧,家境贫苦,他无钱备灯烛,夜晚凭点燃松枝照明,坚持苦读。在读经书时,总是边读边注释。正因为何凌汉起于孤寒,他一心勤奋学习。他的妻子廖氏背负着襁褓幼儿,下地割柴草,左眼受伤而失明。何凌汉显贵后,也一如既往,刻苦攻读。在他周围多为布衣儒生。所处的地方官汪州牧增加赋税,以抗缴为由抓起数十生员,押至永州。因太守王宸知道何凌汉是第一名,特地将他释放,其余则移至省里,一拖再拖,饥寒交迫竟使七名生员丧生,何凌汉幸免于难。嘉庆六年,参加贡生选拔,评为一等。嘉庆九年,参加顺天乡试中举。嘉庆十年,何凌汉成为进士,殿试考卷以第四呈进,嘉庆帝认为何凌汉文笔出众,书法也好,特拔为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十二年,何凌汉出任广东乡试主考官。嘉庆十三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累迁何凌汉充任文颖馆、国史馆纂修,总纂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至武英殿提调。嘉庆十九年,何凌汉经任国子监司业,转任中允、讲起居注官,后累迁升洗马、侍讲、侍读至右庶子。嘉庆二十四年,主考福建乡试后,升为国子监祭酒。
道光二年,何凌汉以祭酒主持山东乡试,留任山东学政,转为侍讲学士。每逢阅考卷时,他堂而皇之地在大堂披阅,但一切胥吏、佣役全另封闭于他处。他曾上奏:“考场中多一个检查作弊的人,就多了一个可以作弊的人。”又说“臣认为防范作弊的方法,只要抓住要领,就不会有麻烦。”皇帝传谕对他嘉奖。在科举考试年纪相貌的注册中,令考生注明读过何种经书,以便考核审校。当时许多考生都钻研朴学。道光 四年,任通政司副使。道光六年,顺天府尹朱为弼疏于政务,被降为府丞。皇帝召见何凌汉,说他“人品学问,朕所深知”,特升他为顺天府尹。一上任,他就革除了凡抱养育婴堂小孩,必须买数十两金龙票的规定。接着,设立“内号簿”,规定所属官吏审判案件要及时,何凌汉每月按簿催促结案,不得滞留未断之案。道光八年,何凌汉奉命调遣兵差,迅速擒获回族张格尔的造反。皇帝钦命部议何凌汉,每回都得到良好评价。何凌汉办案的主旨是只要罪行轻微,便仁厚处理。而对于凶恶贼盗则予以严惩,判案则“杀一儆百”,从严处置。而且,何凌汉还督促检查,将积压的案件全部清理。此外,他将下属-仕途升迁放在心间。过去,“事府属牧令,擢至四路同知,更无升途。因会疏请:以西路同知辛文禬补大名府,著为例。”在他的奏疏后,不只辛文禬升任知府,而且成为一种定式。他在官署后的荒废园中,栽花养树,亲题门楣“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显示了他不忘民事的志向。而后,何凌汉授大理寺卿兼理顺天府尹事务。道光十一年,何凌汉署理兵部右侍郎、左副都御史,以后,升任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他又署理任礼部左侍郎。道光十二年,何凌汉以工部侍郎被派任浙江学政,整顿考试秩序。他注重以经术造士,如在山东时?集造访全祖望,增辑梨洲黄氏《宋元学案》,刊刻推行。他对待考试十分严谨,使学风为之一变。道光十三年,何凌汉调任吏部右侍郎兼顺天府尹事,来到京城。何凌汉针对当时凭捐献得官优先任用的成规进行了改动。他认为,这会使那些打算凭才干正途而入的人也去花钱捐得官职,对于吏治和国家优选人才都有损害。这项议论改变了吏部的规定。不久,何凌汉又调户部,他议复湖广总督所上奏的“慎选廉能,代筹科”在苗疆防变的章程。道光十四年,奉命查勘,承办移建皇后陵典礼。何凌汉晋升总宪,以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经筵讲官。管理顺天府尹事。道光十五年,何凌汉署理吏部尚书事。后调工部尚书任会试副考官。道光十六年,兼吏部尚书。道光十九年,何凌汉调任户部尚书。仍旧署理吏部事。四川总督宝兴请“按民粮津贴防边经费”。何凌汉认为这样“非藏富于民之义,军需籍资民力,尤不可率以为常。”因此,他奏请在各省秋拨款项下借拨,如果是一百万两,其中以三十万为初设边防经费,其余的或者发展商业、或者增置田亩,所获息以四万为常年经费,二万提还借款。如此“于防边恤民两有裨益。”道光帝准奏。这一年,他与他的儿子何绍基分别主持顺天、福建乡试。钧掌文柄,父子同辉,在清朝也不过几回,同僚以之为荣。何凌汉在户部为有罪-请旨,使他们捐献后获得复职的机会。他在工部又为久不提升而踏实工作的-提供了选拔的机会。使那些凭拉关系升迁的现象消失了,-升转走上了正路。久而久之,何凌汉积劳成病。道光二十年,皇后晏驾发丧,百官齐集郊外十余日。等何凌汉回到寓所,已经受寒而生病。他带病仍然竭力于公务,不久,难于支撑,只得告假。诏令刚下,何凌汉已去世了。享年69岁。他临终呈上的遗书,使嘉庆帝久久哀悼不已。追赠他太子太保,赐祭葬。表彰他勤学好问称“文”,止于义理称“安”。赐谥号文安。清朝二百年以来,何凌汉蒙圣恩特谥此号,别无旁人。
何凌汉长于诗文。书法名声,海内推重。朝廷重大训诰册文,多出自他的手。何凌汉曾敬书全唐文巨制,应酬朝鲜、琉球的贡使索要书法等,应接不暇。可以说是一代书法高手。何凌汉在朝为官,正直平和。遇事廷议时,他“熟筹利弊”,深思熟虑利害关系,既考虑法度又顾惜人才。传说,在他去世前夜,天上有颗星陨落于庭院之中。
据传,何凌汉对家法十分重视,很受世人敬重。他对长辈孝敬、敦厚、忠实。年轻时,他连夜跑回家去探望父亲疾病,正赶上雷雨交加,迷失了方向;这时,何凌汉觉得似有灯火前面引路一样,指引着他回到家中。还有,何凌汉的兄长去世,他十分哀痛,连朝官及乡绅都被感动了。
但是对何凌汉的评价,也有另一种说法。在吴家桢的《金陵纪事杂咏》中有这样的诗句“巨奸已死犹遗臭,九子岭头狗葬村。”秦桧墓地,当时被呼为狗葬村,而何凌汉的墓就在九子岭。另外,还有“家藏金穴易钻营”指何凌汉贪婪,积累大量脏金,相赀富厚。如上所述,何凌汉则是与秦桧同类的奸臣,而且是一个被人唾弃的、-受贿的、巧于钻营的赃官。一褒一贬,不得而知。
1988年5月发现瓷质何凌汉墓志,出土于长沙市望城县黄金乡。上有篆文碑刻:“皇清光禄大夫、经筵讲官、户部尚书,赠太子太保,道州何文安公,道光二十一年(1841)葬。孤子绍基、绍其,绍京。”隶书刻记其生平简历:“何文安,字仙槎。嘉庆六年,官经筵讲官、户部尚书。道光二十年二月五日去世。葬于长沙谷山九子山之阳。”
著有《云腴山房集》。
人物关系:儿子:何绍基 (1799~1873) 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孙子:何庆涵 (1821~1892) 曾孙:何维棣 (1856~1913) 四川大学首任校长
同年(公元1772年)出生的名人:许拜庭 (1772~1846) 广州许地许氏家族的创始人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方东树 (1772~1851) 安徽省安庆桐城 黎世序 (1772~1824) 清代治河名臣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 熊梦吉 (1772~1847)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刘起龙 (1772~183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更多公元177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40年)去世的名人:洪莹 (1780~1840)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戴均元 (1746~1840) 西江四戴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 景阳 (1759~1840)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 揭凤喈 (1768~1840)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 喻增高 (1803~1840)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1808~1840) 道光帝第二任皇后 北京市 + 更多公元1840年去世的名人》
何姓名人堂何四 (1901~1928) 革命烈士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人 何世进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人 何超 (1992~?)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人 何子升 上海市长宁区人 何春明 (1896~1986) 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人 何福祥 (1799~1879) 广西自治区百色靖西人 何慄 (1089~1127)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人 何通 (1924~2002) 广东省东莞市人
道县更多人物
周敦颐 (1017~1073) 宋理学家 杨天喜 蒋贤哲 何仲举 吴必达 何维棣 (1856~1913) 四川大学首任校长 象 罗序清 (1902~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