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联源

 百家姓大全   2023-10-25 19:15     0 条评论
摘要:

余联源(约1850—1901)字晋珊,又名余联沅。孝南祝站人。清光绪三年(1877),余联源以殿试中一举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他是孝感历史上唯一的“榜眼”。少年时代随家人在老河口(原

  余联源(约1850—1901) 字晋珊,又名余联沅。孝南祝站人。清光绪三年(1877),余联源以殿试中一举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他是孝感历史上唯一的“榜眼”。少年时代随家人在老河口(原光化县)求学,因其父在老河口经商,后余父生重病,母亲张氏只好接过养家糊口的重担并担负起养育儿子的重任。幼年余联源看到父母辛劳,读书非常用功。老师也很喜欢他。为了帮助余联源,老师常常周济他的笔墨纸张,还免除了他的许多学费,“联源”这个名字,还是老师特意给他起的,是希望他日后成大器的意思。余联源书法尤工王(羲之)体,据传光绪帝见后赞赏有加,他的书法和博学的功底为他殿试高中打下厚实的基础。余联源中榜眼后,即开始他长达二十余年的从政生涯。初授编修,在国史馆协修史籍,后任军机处校勘。继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四川道监察御史、江西按察史、湖南布政使、浙江道台、上海道台等要职。他忠于职守,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深得光绪皇帝倚重,时人更是尊称其为“铁面御史”。在他长期的从政生涯里,最为后人称道和赞许的事件当数他保疆固土的爱国之举和弹劾重臣李鸿章的大义凛然。光绪十八年(1892),余联源巡视西北边陲,正值沙皇俄国侵占中国新疆帕米尔,他即刻上 书朝廷,严请巩固西北和东北边防,“联源疏请严固东三省边防,略谓俄人经营西北利亚海参崴铁路,知其发难必在东三省,不独陵寝重地,且屏蔽京师,为全国存亡所系,冀筹饷增兵,保东三省即以存中国,屡疏力争。”光绪二十一年(1894),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开始,余联源积极主战,密陈光绪皇帝以南洋海军奇袭日军,攻其不备;同时,他上疏《疆吏贻误大局沥陈危急情形折》,向光绪皇帝痛批李鸿章“种种贻误”、“事事荒谬”的误国行为。他在奏折中从六个方面历数李鸿章“贻误大局”的行为,举陈实例,详加剖析,入木三分。针对李鸿章的误国误民,他在奏折中提出防止日军入侵的一系列措施,希望朝廷不要再专任李鸿章等人,而要“相应请旨迅简知兵之大臣,出统其师。如或万不可易,惟有请于津于京团练劲旅二枝,以资守御”。当时的朝廷大臣,畏首畏尾的居多,惟他这种爱国御敌之心尤为难能可贵。1901年,余联源于上海道台任上时涉外事务极重,使他席不暇暖,终日操劳。加之其他公务缠身,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以至重病卧床,终因救治无效而辞世。其墓地在南京神策门外余家坟。上海乡绅感念其经世治国之功劳,建立余公祠,以示纪念。

  来源:孝感市志

  同年(公元1850年)出生的名人:王世雄 (1850~1912) 云南省曲靖宣威市 田银祥 (1850~1931)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瞿鸿机 (1850~1918)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秦应逵 (1850~1915)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 秋寿南 (1850~1901) 浙江省绍兴越城区 + 更多公元185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1年)去世的名人:周老昆 (1863~1901)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徐寿朋 (?~1901)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 宋延年 (?~1901)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 毕永年 (1869~1901)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谢濬畲 (?~1901)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秋寿南 (1850~1901) 浙江省绍兴越城区 + 更多公元1901年去世的名人》

  余姓名人堂余天遂 (1882~1930) 江苏省苏州昆山人 余趾林 (1907~1936) 江西省人 余茂淮 (1902~1956)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 余华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人 余薇薇 陕西省安康岚皋县人 余鸿钧 (1911~1949)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人 余德兴 (1911~1973)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人 余昆白 (1889~1932) 安徽省六安人

  孝南区更多人物

  管俊高 (1919~1998) 著名剪纸艺人 胡锡奎 (1896~1970) 张昌平 刘杨萍 官木生 (1912~1980) 李镇南 (1910~1998) 土木工程专家 夏之秋 (1912~1993)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国铜管乐的奠基人之一 涂天相 (1668~1740)

本文地址:http://baijiaxing.yiriyitiao.cn/379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百家姓大全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