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久和,民国2年(1913年)生于屏南县长桥村,少年丧父,祖父年老,母亲体弱,3个弟弟年幼,生活穷苦。民国26年他由亲友资助路费,出国到马来亚谋生。
1938年,久和在马来亚雪兰莪州雪邦加入华侨筹赈会组织,同工人、学生一道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督促华商-,募捐资金汇回祖国,支援祖国人民抗日斗争。1942年2月15日日本侵略军侵占马来亚全境,他在雪邦一支石加入马来亚人民抗日军雪邦后备队过港小队,在敌后发动群众支援前线和搜集敌军情报,他常出色地完成任务。在雪邦区遭受日伪-重点摧残时期,斗争环境很艰险,他曾把筹集的支前物资、现金和情报送到前线,为马来亚人民抗日斗争做出了贡献。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为恢复战后生产建设和教育事业,他在过港农村与原沟头校长陈克元等人挨家逐户发动农民出力出钱,很快恢复了沟头华人学校,使侨胞子女得以入学。1946年2月15日,他参加马来亚全国性总-、总 、总-,纪念“二一五”事件,反抗殖民主义者再度统治马来亚。是日上午10时,在致和新港总工会的群众突遭当局兵警围捕时,他始终站在斗争第一线,勇敢地参加反围捕斗争,直至当局释放被捕群众,取得斗争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久和怀着对祖国和家乡拳拳之心,毅然变卖家产于1951年携眷归国,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久和回国后与四弟勤生一起在家乡长桥经营酱园店。1954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将酱园店公私合营,受到党和政府的赞扬。此后,他先后在县酱园厂、县供销总社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1956年屏南成立侨务科,他出任副科长,先后两次不辞辛苦,爬山越岭,到陆地、村头、远、前凤林、恩洋、大等十多个僻远侨乡,调查华侨、归侨与侨属情况,组织七个侨属工作小组,建立侨属工作委员会,为开拓屏南县侨务工作奠定基础。1957年,出席全国侨联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58年,因工作需要,调任酱园厂厂长,兼任县侨联会副主席、工商联副主席。1965年他专任县侨联会副主席,发起向华侨募资2000多元,与工商联在红亭街合建办公楼。在基建过程中,他精打细算,节约开支,且身体力行,亲自参加土木工劳动,以有限的资金完成基建任务,他的实干苦干精神深得同事好评。1966年“文革”开始后,县侨联受冲击,机构瘫痪。1973年,久和调县日用品厂工作,负责藤品生产,善于经营,效益好。
1976年久和退休。1978年,县侨联机构恢复,他虽退休,但此后仍相继任县三届侨联副主席、四届侨联名誉主席、宁德地区侨联常委、福建省侨联委员、政协屏南县委员会一、二届副主席。他不顾年老体弱,满腔热情地为侨务工作发挥“余热”。在联络乡谊,团结海外亲友,支援家乡兴办公益事业中,发挥了一个老归侨、老侨务工作者的积极作用。他曾组织归侨发信海外,向各自亲友募资建设屏南县华侨大厦。他对回国探亲访友的侨胞,现身说法,宣传党的侨务政策,解除侨胞疑虑,争取侨心。久和热心为侨眷办实事。他曾代前凤林侨胞杨乃攀母亲修造坟墓,竣工后把照片与付款明细帐寄给乃攀。他还负责侨胞集资的四保培民小学校舍的基建,竣工后及时向海外亲友交待,深得侨胞信任。
1988年4月25日,久和在赴福州参加省第四次侨代会途中,因车祸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于当日上午11时逝世,享年75岁。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薛贻源 (1913~1957)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 张发祯 (1913~1943)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 谢郑银 (1913~1936)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 陆阿阜 (1913~1936)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 魏锡华 (1913~1982)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 + 更多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8年)去世的名人:张尊炷 (1917~1988)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 林光荣 (1898~1988)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 游灿希 (1930~1988)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 张培榆 (1933~1988)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 林乐义 (1916~1988)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 林敏 (1914~1988)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 更多公元1988年去世的名人》
包姓名人堂包识生 (1874~1933)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人 包干夫 (1920~2008)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人 包勋 安徽省六安舒城县人 包信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镇江扬中市人 包建华 江苏省镇江句容市人 包川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人 包森 (1911~1942) 抗日民族英雄 陕西省渭南蒲城县人 包忠诩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人
屏南更多人物
张疆 (1200~1265) 谢丹籍 (1900~1975) 周良弼 (1797~1871) 刘忠豪 (1938~1980) 苏永篇 (1904~1980) 张仙骨 (1872~1940) 薛贻源 (1913~1957) 林维海 (1882~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