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兰荪,无机化学家 1954年10月22日生于福建厦门,籍贯江苏吴江。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6年获美国Rice大学博士学位。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原子团簇科学研究。运用激光溅射、交叉离子-分子束、离子选择囚禁等技术,设计了独特的激光溅射团簇离子源,研制了多台激光产生原子团簇合成装置,发现了一系列新型团簇,研究了它们的特性和规律。建立了液相电弧、激光溅射、辉光放电、微波等离子体等多种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特殊构型的团簇及相关纳米结构材料。通过合成与表征一系列富勒烯形成的中间产物,研究了C60等碳原子团簇的生长过程,发现和总结了原子团簇的统计分布规律,建立了团簇形成的动力学方程及相关理论。
相关院校:
厦门大学
同名人物:郑兰荪 (1927~2014) 安徽省安庆桐城 [当代]
同年(公元1954年)出生的名人:孙世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 重庆市万州区 赵玉沛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吉林省长春市 陈骏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扬州广陵区 穆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安徽省滁州定远 夏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 + 更多公元1954年出生的名人》
郑姓名人堂郑广智 (1922~2013) 郑惟信 (1633~1673) 澳门人 郑之郊 江苏省苏州昆山人 郑寿山 (1895~1964)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人 郑锦联 浙江省金华浦江县人 郑稷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人 郑殿英 辽宁省鞍山海城市人 郑士琦 (1873~1935) 安徽省合肥肥东县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物介绍茅以升 (1896~1989) 中国科学院院士,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竺可桢 (1890~1974) 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苏步青 (1902~200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 陈景润 (1933~1996)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梁思成 (1901~1972) 梁启超长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 李四光 (1889~1971)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 童第周 (1902~1979) 著名实验胚胎学家 梁思礼 (1924~2016) 梁启超第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 厦门大学人物介绍陈景润 (1933~1996)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陈嘉庚 (1874~1961) 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 金佛庄 (1897~1926) 林语堂 (1895~1976)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林鹏 (1931~2007)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文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艾兴 (1924~2018)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张启先 (1925~2002)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江更多人物
金曼修 (1905~1988) 沈自籍 (1595~1670) 沈氏八龙 汝信 杨嘉墀 (1919~2006) 空间自动控制学家 计东 (1625~1676) 沈瓒 沈氏五凤 吴兆骞 (1631~1684) 张志愿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