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稷,籍贯,生卒年元考。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任上杭知县后,以县署驻地经三次迁徙,每次蒙受损失、灾难,皆因“治非其所”,于是遍寻署址,并于三年上奏朝廷,要求迁县署于郭坊村。四年,县署从钟寮场迁郭坊村。六年,郑稷奔父丧离任。
乾道七年(1171年),陈朝章继任上杭知县后,即把郑稷未完成的县署驻地建设作为任内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作好郭坊的民房、水井、排水沟、街巷及道路的全盘建设规划,并根据郭坊的地形特点,留三墩,开七井;从东到西辟大街(今解放路)、中街(今杭中路)和小街(今杭小路)三条;以大街为主线,往南开十四巷通向南门城墙,往北开十七巷直通中街。前后两年时间,使县署驻地的建设初具轮廓。迄今900多年间,上杭县治因当年选址得当,建设有方,迄未再变迁。
郑姓名人堂郑域 (1155~?) 福建省福州市人 郑乃序 (1907~1932) 湖北省黄石阳新人 郑广智 (1922~2013) 郑惟信 (1633~1673) 澳门人 郑之郊 江苏省苏州昆山人 郑寿山 (1895~1964)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人 郑殿英 辽宁省鞍山海城市人 郑锦联 浙江省金华浦江县人
上杭更多人物
杨仰林 (1892~1937) 丘树南 (1910~1935) 邱钦芳 (1906~1932) 杨初振 (1912~2010) 开国大校 黄治平 (1909~1935) 刘秀实 宋省予 (1909~1966) 张汉标 (190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