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骊英(1901—1941),女,名家惠,桐乡乌镇人。祖父沈善蒸精历算,曾掌教上海广方言馆数十年。父沈承怿,号欣伯,为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1921年,骊英毕业于上海神州女中,去苏州振华女校任教3年。旋留学美国,在威尔斯来女子大学研究植物学,得理学士学位,复入康纳尔大学研究农学2年。在美期间,听教授介绍世界学术进步,列举学术专家之姓名、国籍,小国家瑞士和波兰都有对科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而中国独无。听后感触极深,遂立志献身科学,报效祖国。1929年回国,初任浙江省建设厅农业技师,从事水稻、小麦品种改良的研究。1933年,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此后,在苏、皖、湘、桂、川、黔等省试验小麦杂交育种。所选育出的九品系优良麦种,亩产较当地小麦高出40—100斤,且适种范围广,抗病害力强,成熟期提早5—10天,不妨碍水稻前期播种。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从南京撤退,中央农业部裁撤所有女职员,独骊英恳切要求留部,不领薪水,继续试验,说:“我为事业工作,非为钱而工作。”战乱中,以妊娠之身,携子女3人,亦不愿舍弃历年试验记录及笨重的种子箱,随同携带,从南京出发,经湖南、贵州,辗转数千里,到达四川荣昌县。在四川,带病坚持试验,育成更优的小麦高产品种。1941年10月7日,因脑溢血,遽然病逝于荣昌中央农业实验所实验室内,年仅40岁。骊英去世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重庆各界沉痛追悼。冯玉祥、李德全、邓颖超、邓初民、张申府、史良、冰心等前往吊唁。董必武作五言长诗以哀挽。邓颖超在《新华日报》发表《中国妇女光辉的旗帜——沈骊英女士》一文,赞扬她“是一位埋头苦干,努力精研,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最优秀的女科学家,又是一位克勤克俭、公忠爱国的女志士”。骊英丈夫沈家瀚亦为著名农学家。
沈骊英研究学术有识见,有毅力,精密刻苦,孜孜不倦。常冒大风雨,赤足行走于泥泞中,逐一审察试验作物。1938年,得双腿剧痛病,常痛至流泪,仍不忘职守。每届收种,必扶病前往,甚至请人抬着去试验田,记录作物性状。1939年,培育的小麦良种大规模推广于四川。在成都3年比较试验中,平均亩产高于当地小麦41斤,获巨大成功,麦种被命名为“中农28”。此麦种丰产、抗病、早熟、质美,系从世界小麦1700余品种中对比试验,经7年不懈努力优选培育而成,最适应于中国尤其是川、鄂、黔、陕等省。骊英有著作22种,大半译载于英、美等国作物育种学和生物学杂志而为各国学者所引证。钱天鹤称赞她:“骊英先生为农业界不可多得之科学家,其地位之高,在今日甚少有人可与之并驾齐驱。”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顾惠人 (1901~1961) 浙江省嘉兴 富文寿 (1901~1971) 浙江省嘉兴海盐 胡士莹 (1901~1979) 浙江省嘉兴平湖 沈怡 (1901~1980) 浙江省嘉兴 徐震堮 (1901~1986) 浙江省嘉兴嘉善县 + 更多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梅元白 (1911~1941) 浙江省嘉兴平湖 姚莲娟 (1920~1941) 浙江省嘉兴平湖 金颂清 (1878~1941) 浙江省嘉兴 史之华 (1914~1941) 浙江省湖州长兴 张新华 (1916~1941) 浙江省湖州南浔 崔晓立 (1901~1941)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 + 更多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
沈姓名人堂沈珪 浙江省嘉兴人 沈复 (?~1186) 浙江省湖州德清人 沈光中 (1914~1943) 上海市浦东人 沈自彰 北京市大兴区人 沈汪度 (1871~191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人 沈万选 (1897~1951)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人 沈汉英 (1916~1988) 广东省湛江市人 沈寅初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浙江省绍兴嵊州人
桐乡市更多人物
汤国梨 (1883~1980) 近代国学大师、思想家 王会悟 (1898~1993) 王会悟 胡华六 (1917~1988) 鲍复兴 詹醒民 (1908~1930) 徐肖冰 (1916~2009) 沈建忠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姚博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