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颐(1784年—1855年),字吉求,号正甫,又号朵山,海盐人。
道光丙戌一甲一名进士,状元。
当时,科举制度十分死板,规定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写的是“八股文章”,脱离实际,毫无用处,所以朱昌颐每天“之乎哉也”的读呀、背呀、写呀,久而久之写得了一手好字,肚皮里却没有真才实学。他考秀才,考举人,都是凭字写得好被录取。进京后,就精心写了一把扇面,送给主考官,主考官十分赏识,就把这把扇子留在手头。第二天皇帝召见主考官,主考官竟把扇子随身带进了皇宫。哪知道道光皇帝虽然是个满人,却也喜欢汉字,见后爱不释手。
殿试那天,道光皇帝摇着这把扇子批阅送上来的考卷,看到朱昌颐那张时,觉得卷子上的字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和手中扇子一对照,原来正是出自同一个人手笔,顿时龙心大喜,也不管原来的内定方案,连考卷内容陪也没有细看,就提起御笔在朱昌颐的考卷上用朱色一点,算是钦定状元了。这时,站在一旁的太监大吃一惊,连忙上前叩头劝阻说:“万岁爷,这次状元不是早就内定吏部尚书的儿子了吗?”道光皇帝一听很不快乐,心想:皇帝历来是金口,哪有悔改的道理,就回答说:“不必多言,今天我御笔已点,不能再改,前几天内定的人就下次再做状元吧!”太监还想劝阻,又禀告说:“朱昌颐的考卷上还有错误呢!他把万岁万岁万万岁写成了万岁万岁千万岁,这怎么可以?”道光皇帝感到有失尊严,立即来了一个将错就错,说:“胡说,朕也不想万万岁,能活到千万岁已经心满意足了。”就这样,朱昌颐中了头名状元。
朱昌颐成了状元后,吏部尚书自然怀恨在心,因此他又上朝奏明皇帝,要皇帝再口试一次,看看朱昌颐的真才实学,以确定官职的大小。道光皇帝答应了,于是在退朝以后单独召见朱昌颐。皇帝忽然想起自己身上穿的绫罗绸缎,都是江南织选送来,而朱昌颐正是嘉兴府人,所以就问道:“爱卿呀,你来自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当地农家都养蚕缫丝,你可知道蚕宝宝有几只脚?”这下朱昌颐可慌了手脚,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他虽然长在农村,却从来没有接触过养蚕的事,更不用说知道蚕有几只脚了。皇帝一看朱昌颐的窘态,知道他本事平常,就说:“爱卿既然不知,大概书还读得不够,朕再送你端砚一方,御墨十锭,继续努力读书吧!”所以朱昌颐只做了一任普通的监察官,就不得不告老还乡了。
出版著作《鹤天鲸海焚余稿》
朱昌颐相关清朝状元道光六年(1826年)
同年(公元1784年)出生的名人:爱新觉罗·敬征 (1784~1851) 北京市 龚文焕 (1784~?) 光泽三龚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 李于阳 (1784~1826) 五华五才子 云南省昆明五华区 郑祖琛 (1784~1851) 浙江省湖州吴兴区 费莫·讷尔经额 (1784~1857) 清朝晚期十大直隶总督之一 黑龙江 + 更多公元178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55年)去世的名人:戴均衡 (1814~1855) 安徽省安庆桐城 朱九涛 (?~1855) 湖南省 臧纡青 (1795~1855) 江苏省宿迁宿豫 夏洛蒂·勃朗特 (1816~1855) 英国女作家 欧洲英国 何桂珍 (?~1855) 云南省曲靖师宗 钟光维 (1762~1855)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 + 更多公元1855年去世的名人》
朱姓名人堂朱晞颜 (1132~1200)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 朱济熿 (1381~?)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人 朱福诜 (1841~1919) 浙江省嘉兴海盐人 朱砂之 (1866~1900) 云南省红河建水县人 朱少连 (1887~1929)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人 朱士彦 (1771~1838) 沧浪七友 江苏省扬州宝应县人 朱务平 (1898~1932) 安徽省淮北濉溪人 朱位秋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人
海盐更多人物
周辛 (1891~1966) 吴东发 (1747~1803) 嘉禾八子 陈家骅 毕平非 (1915~1988) 富士英 (1880~1926) 张龙驹 (1919~1947) 顾传训 (1935~2010) 李洪 宋朝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