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之琪(?~1644),字元倩,浙江仁和人。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科武举第一人。
翁之琪的祖父翁汝进是万历乙未进士,历官广西参政。翁之琪自幼敏练,卓荦自命,初为儒生,名珏,专攻举子业,但是三次科考均未获通过,乃投试武场,中崇祯十二年乡试武榜。第二年,崇祯皇帝钦选将才,见其神骨森挺,认定将来必是忠孝之人,遂擢第一。
翁之琪武场高第的消息传至家乡的那天,其祖父翁汝进正在家里与客人饮酒,听到翁之琪武场辄隽,酒兴全无,将手中的酒杯重重放下,叹道:“余游宦无多长,唯督挞弁夫称能,安得清白束子孙,俛为人执鞭!”翁老先生没想到自己最中意的孙子竟弃文从武,羞愧万分。由此可见明代重文轻武,在士大夫的意识中已根深蒂固。国家已然到了大厦将倾的地步,极需将帅之才,而那些文人腐儒依然耻于从武,大明之亡不远矣。
翁之琪中武状元之后,先是被任命为舟山守备,曾讨平海寇陈虎。东阳许都反叛,两浙危急,翁之琪奉调前往围剿,因功升参将,镇守金衢等处。“甲申”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翁之琪率领自己的精勇之士,跟从故帅黄斌卿勤王,从水道入京口。恰闻崇祯帝自缢煤山,而福王在南京登基,
遂奔向南京。福王为褒奖其忠能,升他为总兵官。左良玉的义子左梦庚反叛,翁之琪受命从水陆迎击,翁之琪率水师在丛苇中埋伏下火炮,以五艘舰船引诱左师至荻港,火炮齐发,将叛军击退。后又将陆上左梦庚的余部消灭。捷报传来,朝廷特加翁之琪太子少师,以左都督(正一品)挂征南将军印。
清兵大举南下,南京失守。此时翁之琪驻军芜湖。福王弃城,奔靖南侯黄得功处。黄得功刚与左良玉军交战,闻之即归营,泣曰:“陛下死守京城,臣等犹可借势作事,奈何听奸人之言轻出,进退将何所据,此陛下自误,非臣等负陛下也。臣营弱薄如此,其何以处陛下哉。”遂立即登上翁之琪的舰船,共同商议南迁大计。广昌伯刘良佐,过去与黄得功过从甚密,黄得功遂草拟血诏相邀共事。此时刘良佐已投降清军,而黄得功仍蒙在鼓里,只带百余侍从,葛袍便帽,驾一小艇来到刘良佐处。刘良佐出迎甚恭,就坐后,黄得功审视良久,忽然发现刘良佐象征降清的发辫露了出来,立刻拍案而起,可是为时已晚,被刘良佐的卫士团团围住,逼黄得功也降清。黄得功怒道:“即若尽叛去,吾一人乃不能奋报天子哉!”语未毕,流矢贯喉,黄得功即拔刀自刎死。
据说黄得功生前本不认字,但清初有人降乩,说黄得功有题诗:“悲风萧瑟故园秋,战马咆哮岂自由。只为皇恩多雨露,故将朽骨付吴钩。”颇似得功语气,生而忠义,没而为神,这是有道理的。又有人说:“夫人生不知书,死则识字,盖为鬼或多灵气耳。况忠义大将,前身原非凡质,成神赋诗,殆不可诬。”
黄得功一死,部队失控,江上一片混乱。有一个叫田雄的人,过去曾是黄得功的部下,他抢先登上翁之琪的船,冒死挟持福王而去。翁之琪阻拦不及,眼睁睁看着福王被掳走,只得站在船上哭送,后拔剑自刎。田雄将福王献于清豫王。清朝授予他提督浙江全省,加太子太保总兵官、都督同知,镇守浙江。当初,田雄背福王投向清军时,福王非常愤怒,在他的肩上恨恨地咬了一口,遂成人面疮。当时是在五月,故每逢夏五月便发作,痛不可忍,田雄每日食肉三斤,总要以一脔敷在疮上,痛稍止,顷之复痛,再换新肉敷之,痛乃缓。已而复痛,复敷,不得休息。如是者凡十八年,至康熙二年五月二十日,终以此疮痛死。
据《敕修浙江通志》记载,南京失陷,翁之琪恸哭不已,自沉于芜湖板子矶。传说翁之琪的尸体在湍急的河流中,逆流三日而不沉没。人们收其骸骨,发现仍如生前一般。
翁之琪之子翁骏,年16,以武进士授山东武定州守备。
同年(公元1644年)去世的名人:潘云腾 (?~1644) 陕西省 李岩 (?~1644)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 阎暖 (1573~1644)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 倪元路 (1593~1644) 明朝画家 浙江省绍兴上虞 张端图 (?~1644) 明朝画家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刘理顺 (1582~1644) 明朝状元,杞县五状元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 + 更多公元1644年去世的名人》
翁姓名人堂翁杰明 上海市人 翁徐文 (1901~1981)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人 翁咸封 (1750~1810) 江苏省苏州常熟人 翁心源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人 翁守瑜 (1864~1894)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人 翁昭 (1891~1974)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人 翁斌孙 (1860~1922) 江苏省苏州常熟人 翁宏 广西自治区贺州八步区人
浙江省更多人物
柴静仪 蕉园五子 郑巢 唐朝诗人 周文质 (?~1334) 陶文杰 吴焯 (1676~1733) 杨洪武 王世杰 杨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