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祁(1642—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又号石师道人、西庐后人,江苏太仓人,清代画家,画坛名家王时敏之孙。幼时能作山水小幅,得到祖父王时敏的指点,故能继承家法。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后供奉内廷,擢翰林院侍讲学士,寻转侍读学士,值南书房。曾奉诏主持编纂《佩文斋书画谱》和绘制《万寿盛典图》,总裁编纂《分韵近体唐诗》。官至户部左侍郎,故亦称“王司农”。
王原祁的画师法五代宋元名家,于黄公望用功尤深,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成为当时钦定的画坛盟主。其时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并称“四王”。王时敏、王鉴逝世后,王翚、王原祁并称“画圣”,分别成为太仓、虞山两派领袖。两人德高望重,追随者甚多。因王原祁是太仓娄东人,时人又称之为“娄东派”。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十月十日,王原祁病卒,享年74岁。
王原祁的画风秀润苍浑,重视笔墨之美,所画山水先笔后墨,由淡到浓,反复渲染,再以焦墨略作勾勒破醒。其所作设色山水多用“浅绛法”,可谓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厚,实而清。同时,王原祁在山水画画理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提出绘画用笔要有书卷气,即下笔要有力度,有气势,有感情,轻重顿挫,元气淋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所谓“笔端金刚杵”。王原祁认为初学画者,必以临古为先,进而熟于胸中,自能运于腕下。又讲究作画以理、气、趣三者兼到为重,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达到精、妙、神、逸的境界。在对画家的修养要求上,王原祁最注重“人品”,认为“人品”高则“画品”也高。还提出“龙脉为体,开合为用”的创作理论,发前人之所未发,堪称为山水画结构理论的重大发展。所惜其一生只知临摹黄公望,笔墨钝滞,无复清新气象。主要传世作品有《仿巨然万山云起图》、《仿洪谷子山水》、《仿黄公望山水》、《仿房山青绿山水》、《画中有诗图》、《仿黄公望秋山图》、《草堂烟树图》、《云山无尽图》、《夏山旭照图》、《江山清霁图》、《林壑充泉图》、《云山图》、《平林罨翠图》、《神完气足图》、《华山秋色图》等。著有《雨窗漫笔》、《麓台题画稿》、《罨画楼集》等。
同年(公元1642年)出生的名人:张笃庆 (1642~1715) 北京市 李光地 (1642~1718) 步步惊心,康熙王朝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陈诜 (1642~1722) 浙江省嘉兴海宁 归允肃 (1642~1689) 清代官员、学者 江苏省苏州常熟 张玉书 (1642~1711) 清朝文华殿大学士 江苏省镇江丹徒区 + 更多公元164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715年)去世的名人:张笃庆 (1642~1715) 北京市 郭琇 (1638~1715)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 蒲松龄 (1640~1715)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张忭 (1634~1715) 江苏省宿迁宿豫 吴郡 (?~1715) 安徽省滁州凤阳 张鹏翼 (1633~1715)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 + 更多公元1715年去世的名人》
王姓名人堂王百顺 北京市密云人 王树梁 (1924~2005)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人 王超 北京市人 王连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河南省南阳市人 王德宝 (1918~200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泰州泰兴人 王僧达 (423~458) 山东省临沂市人 王翠红 (1911~1933) 革命烈士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人 王子野 (1916~1991)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人 清代画坛四王人物介绍王翚 (1632~1717) 清代著名画家 王时敏 (1592~1680) 清代画坛四王,清初六大家 王鉴 (1598~1677) 明末清初画家 王原祁 (1642~1715) 清代画坛四王,清初六大家 清初六大家人物介绍王翚 (1632~1717) 清代著名画家 王时敏 (1592~1680) 清代画坛四王,清初六大家 王鉴 (1598~1677) 明末清初画家 王原祁 (1642~1715) 清代画坛四王,清初六大家 吴历 (1632~1718) 清初六大家 恽寿平 (1663~1690) 清初六大家
太仓更多人物
陆泰 倪德 施剑林 无机化学与无机材料学家 龚知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郁宝舜 (1927~2016) 陆宝忠 (1850~1908) 杨胜利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朱屺瞻 (1892~1996) 画坛一代宗师